[发明专利]用于平面闸门门槽的水下检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0265.0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7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松;蒋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20 | 分类号: | E02B7/20;G01B5/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陈仁平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槽 检查单元 移动平台 主框架 检查装置 平面闸门 牵引件 滑轨 与门 水利水电工程 滑轨滑动地 导向部件 导向机构 导向配合 上下滑动 检查 滑轨沿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平面闸门门槽的水下检查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可实现对门槽的水下无人快速、全面地检查,避免直接安排潜水员进行水下检查的风险。本发明所述装置包括主框架、移动平台、牵引件和检查单元;在主框架的两侧边沿分别设置有与门槽导向配合的导向部件;在主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门槽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与门槽的底槛对应;所述移动平台可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牵引件与移动平台相连;所述检查单元安装于移动平台上。本发明能以门槽直接为导向机构,非常方便地将检查单元在门槽内上下滑动,实现检查单元的下降和提升;同时通过检查单元可实现门槽的水下无人检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平面闸门门槽的水下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年代已久的水电站由于修建时间较长,水下水工建筑物长期遭到冲刷后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在水电站的泄洪建筑物中尤为常见。很多水电站大坝泄洪底孔的检修闸门几乎都存在漏水严重的问题,造成检修闸门后的弧形工作门无法检修,整个电站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保障防洪安全,需对泄洪系统中的门槽等结构进行相应的检查和修复;然而,由于水下情况不明,直接派潜水员下水检查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于平面闸门门槽的水下检查装置,可实现对门槽的水下无人快速、全面地检查,避免直接安排潜水员进行水下检查的风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平面闸门门槽的水下检查装置,包括主框架、移动平台、牵引件和检查单元;在主框架的两侧边沿分别设置有与门槽导向配合的导向部件,以使主框架可沿门槽升降滑动;在主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门槽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与门槽的底槛对应;所述移动平台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牵引件与移动平台相连,通过牵引件可牵引所述移动平台在第一滑轨上滑动;所述检查单元安装于移动平台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牵引件为牵引绳,并且所述牵引绳设置有两根,每根牵引绳的一端与移动平台相连,牵引绳的另一端为牵引端,并且两根牵引绳的牵引端分别朝向第一滑轨的两端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是:在主框架的上游侧还设置有悬臂支架,在悬臂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第一滑轨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主框架由钢管焊接而成桁架结构,并且所述桁架结构整体的外轮廓呈长方体形;在桁架结构的上游侧、下游侧、左侧、右侧以及底部分别设置有格栅,通过所述格栅在桁架结构内部围成作业空间,并且在桁架结构上设置有可开启的格栅门。
进一步的是:在主框架上还设置有地形测量部件,所述地形测量部件包括多根竖直安装在主框架上测量杆,每根测量杆分别能向上单向移动地安装在主框架上;每根测量杆的底端低于主框架的底部边沿;多根测量杆沿门槽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测量杆通过套筒安装在主框架上,并且测量杆套设在套筒内,在套筒内设置有与测量杆的外周面预紧接触配合的摩擦材料。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滑轨由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槽形轨道组成,并且两个槽形轨道的开口侧相向设置;在移动平台上分别设置有与两侧的槽形轨道对应配合的滚轮组,并且沿第一滑轨的走向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两组滚轮组;每组滚轮组包括上滚轮和下滚轮,所述上滚轮与对应侧槽形轨道的上侧内壁配合,所述下滚轮与对应侧槽形轨道的下侧内壁配合。
进一步的是:槽形轨道的上侧内壁与下侧内壁呈喇叭口状,并且每组滚轮组内的上滚轮的滚轮轮面与下滚轮的滚轮轮面分别呈圆锥面。
进一步的是:在移动平台上通过升降杆安装有可升降调节的安装台,在安装台的四角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保护桩;在四角的保护桩所围成的区域内为安装区;所述检查单元安装于安装台上且位于所述安装区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02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