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湿疹的草本酵素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7688.7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0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尹强;孙运奎;李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士泰(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36/87;A61P17/00;A61P17/04;A61P31/04;A61P3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湿疹 草本 酵素 药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疹的草本酵素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包括苦参、白蔹、黄柏、黄莲、绵茵陈、地肤子和薄荷的草本中药和包括博伊丁假丝酵母、布氏乳杆菌和塞内加尔醋酸菌的酵素菌剂提取发酵而成;制备方法包括:煎煮草本中药得中药提取物,加入糖类调配灭菌得中药调配液,接种酵素菌剂发酵,灭活后过滤得药渣和中药发酵液,粉碎药渣,浓缩中药发酵液,混合即得。本发明通过对草本中药的合理配伍,采用酵素菌剂共同发酵,对草本中药进行预消化、分解和转化,将大分子的中间物质分解成为能被直接吸收的有效小分子物质,增加疗效,显著提高吸收速度和透皮吸收率,且能降低草本中药的副作用;制备方法简单,工艺可控,实际推广价值重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涉及湿疹的预防和治疗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草本酵素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湿疹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皮肤病,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和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和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具体地,湿疹在临床上按皮损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即:
(1)急性湿疹: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等。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
(2)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但仍有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疹:常因急性湿疹和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具体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目前,湿疹的治疗分西药和中药两种方式,其中,西药治疗上通常以抗生素、抗组胺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但治标不治本,停药易复发,且长期应用激素毒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容易出现耐药性,不易为患者家属接受;中药治疗方面,市面上所使用的皮肤湿疹外用制剂产品所使用的原料和制备方法都相对简单,不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功效,对皮肤湿疹造成的各种瘙痒、感染等得不到较快的缓解,同时中药水提液色素污染衣物、疗效不佳、药液容易霉变等,导致了制备出来的皮肤湿疹外用制剂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的抑菌及透皮吸收功效、能较快缓解皮肤湿疹造成的感染和各种瘙痒、疗效可靠、标本兼治、临床应用安全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的治疗湿疹的草本酵素药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治疗湿疹的草本酵素药膏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该治疗湿疹的草本酵素药膏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湿疹的草本酵素药膏,采用草本中药和酵素菌剂提取发酵而成,所述草本中药包括:苦参、白蔹、黄柏、黄莲、绵茵陈、地肤子和薄荷,所述酵素菌剂包括:博伊丁假丝酵母、布氏乳杆菌和塞内加尔醋酸菌。
其中,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利尿,杀虫,宁心止悸,用于湿热泻痢,便血,黄疸尿赤,淋证涩痛,小便不利,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心悸不宁。
其中,白蔹,苦,微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士泰(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百士泰(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7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