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小球藻产有机硒的产硒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6645.7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2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芳;马瑜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亚洲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剂 小球藻 有机硒 调节剂混合物 生物硅 干粉 微藻 制备 纳米二氧化硅 黄酮类物质 提取物干粉 小球藻细胞 产品绿色 代谢反应 聚乙二醇 快速生长 天然植物 亚硒酸钠 植物来源 重量份比 生长 黄连木 内碳源 新途径 藻细胞 重量份 槲皮素 底物 取材 潜能 高产 环保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小球藻产有机硒的产硒促进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材料:微纳生物硅和干粉调节剂混合物1‑10份,槲皮素0.002‑3份,亚硒酸钠0.005‑5份,聚乙二醇982‑998.993份;所述微纳生物硅和干粉调节剂混合物包括重量份比为(1‑2):(4‑6)的纳米二氧化硅和黄连木提取物干粉。本发明提供的产硒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开辟了微藻高产有机硒的工业培养新途径,取材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所用产品绿色、环保、安全,植物来源黄酮类物质可作为一种天然植物刺激素,促进藻细胞的光合代谢反应,提高了小球藻的生长潜能以及小球藻细胞内碳源底物的累积,从而提高其生长速率,解决了微藻快速生长的工业化培养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资源化与生物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进小球藻快速产有机硒的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和动物以及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微量元素,而硒则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为其生命活动的维持提供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小球藻属于微藻,可将吸收的无机硒有效地转化为以硒核酸、硒蛋白、硒多糖等形式存在的有机硒,以及单质亚硒酸钠颗粒。植物源的有机硒毒性低,其功能不仅可被用于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细胞中不饱和酸的氧化反应发生,还可以通过参与免疫反应,提高B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活性,阻止人体代谢产生有毒代谢物,为人类正常生理代谢提供有利的抗氧化屏障。
植物源的黄酮类物质槲皮素含有多个酚羟基,已通过一定的体外氧化模型验证其具有抗氧化清除细胞内自由基活性的作用以及抗菌、抗病毒、抗癌抗肿瘤的药理活性。大部分植物源的黄酮类物质可作为一种天然植物刺激素对藻细胞造成胁迫压力,从而影响微藻细胞内部有机硒的生化代谢过程。
小球藻生产速率高于许多陆生植物,易于大规模培养,经济价值高,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蛋白质,以及次级代谢物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尤其不饱和脂肪酸等。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物能源,需要开发出便捷低成本的工业条件来提高小球藻的产有机硒潜能和生物量。研究发现给予小球藻培养基添加外源生物刺激素后,可对其造成胁迫压力从而提高其产有机硒潜力,高效率的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养殖培养小球藻光合反应所必需的有机碳源成本,为后续高密度培养小球藻,获得高附加值的一系列代谢产物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因此,目前小球藻工业化生产上急需开发一种高效、环保的小球藻产有机硒的培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小球藻产有机硒的产硒促进剂。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提高小球藻产有机硒的产硒促进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材料:微纳生物硅和干粉调节剂混合物1-10份,槲皮素0.002-3份,亚硒酸钠0.005-5份,聚乙二醇982-998.993份;所述微纳生物硅和干粉调节剂混合物包括重量份比为(1-2):(4-6)的纳米二氧化硅和黄连木提取物干粉。
进一步地,所述微纳生物硅粉末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以氧气和氨气为气体源,利用温度为300-800℃、功率为1-3KW的等离子体在真空条件下对二氧化硅粉末进行间歇性辐照处理,并保持总有效辐照时间达20-60分钟,制得微纳生物硅粉末。
进一步地,所述氧气和氨气的体积比为(1-2):(4-6)。
进一步地,所述间歇性辐照处理方式为:辐照处理5-7分钟,停5-15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硅粉末为150-300微米级的二氧化硅粉末。
进一步地,所述黄连木提取物干粉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将采集的黄连木叶片置于烘箱中进行100-140℃进行杀菌后收集叶片,烘干后粉碎过筛,再对其加热进行70-90℃超声波提取1-3次,对破碎后的混合物定容后再减压过滤,再对其4500-5500rpm离心10-30min,同时用滤膜过滤除菌,保留上清冷冻干燥即得黄连木提取物干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66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