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变电站管理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6579.3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8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荆君;杨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白天明;解婷婷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变电站 电力设备 控制系统 运行状态数据 方法和装置 监控数据 清单信息 监控器 可视化图像 监控水平 空间位置 控制数据 三维场景 接收器 传感器 对设备 输入点 构建 变电站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变电站管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变电站的设备清单信息和电力变电站的各个设备的空间位置;构建在电子变电站的控制系统的前端显示的电力变电站的设备的三维场景;将电力变电站的各个传感器、监控器以及接收器分别作为控制系统的输入点添加到控制系统,获取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以及与电力设备相关的监控数据;对设备的设备清单信息、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以及与电力设备相关的监控数据进行集成并且进行可视化图像处理;接收由管理员通过控制系统的前端添加的或者修改的电力设备的控制数据,以控制电力设备。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在减少管理员的数量的同时,改善监控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变电站管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经济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迅速扩大,因此需要运营越来越多的电力变电站;为了减小在传输电能时电能的损耗,现在的电力变电站的接入电压往往选择特高压直流传输,而这往往伴随着高辐射等负面影响;出于环保以及安全的考虑,电力变电站均设置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这为电力变电站的管理员的交接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便;同时,由于电力变电站需要运行平稳、保证电力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因此需要大量的管理员来管理,成本高,并且监控难度大,并且高辐射影响了管理员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变电站管理方法和电力变电站管理装置,其可以在减少管理员的数量的同时,改善监控水平。
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变电站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电力变电站的设备清单信息;其中,设备清单信息包括电力变电站中的电力设备、传感器、监控器以及接收器的设备信息;
获取电力变电站的各个设备的空间位置;
根据设备清单信息以及电力变电站的各个设备的空间位置,构建在电子变电站的控制系统的前端显示的电力变电站的设备的三维场景;
根据电力变电站的设备清单信息,将电力变电站的各个传感器、监控器以及接收器分别作为控制系统的输入点添加到控制系统,通过电力变电站的传感器、监控设备以及接收器获取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以及与电力设备相关的监控数据;
对设备的设备清单信息、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以及与电力设备相关的监控数据进行集成并且进行可视化图像处理;
接收由管理员通过控制系统的前端添加的或者修改的电力设备的控制数据,并且根据电力设备的控制数据,控制电力设备。
进一步地,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电力变电站还包括人工巡检设备,在对设备的设备清单信息、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以及与电力设备相关的监控数据进行集成并且进行可视化图像处理的步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将电力变电站的人工巡检设备作为控制系统的输入点添加到控制系统,通过电力变电站的人工巡检设备获取电力设备的运行数据。
进一步地,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获取电力变电站的各个设备的空间位置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电力变电站的各个设备的空间位置,设定巡检安全区的范围以及安全路线;
根据巡检安全区的范围以及安全路线,采用传感器、接收器以及监控器监控人员的实时位置;
如果采用传感器、接收器以及监控器监控到人员的实时位置在巡检安全区的范围以及安全路线以外,则通过控制系统的前端报警。
进一步地,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电力变电站的设备还包括电子围栏;设备清单信息包括电力变电站中的电子围栏的设备信息;在获取电力变电站的各个设备的空间位置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6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线路智能管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智能计量箱的数据网络搭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