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杂质含量的蜂蜜柚子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4751.1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7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本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甘泉养蜂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傅磊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吸附剂 柚子皮 蜂蜜柚子茶 山茶花 黄芪 低杂质 合欢花 洛神花 玫瑰花 玉蝴蝶 重量比 薰衣草 蜂蜜 莲子 枇杷 甘草 石斛 菊花 五水合四氯化锡 焙烧 柠檬酸 水混合均匀 工艺制备 聚乙二醇 微波加热 膨润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杂质含量的蜂蜜柚子茶,其原料包括:蜂蜜、柚子皮、山茶花、洛神花、薰衣草、玫瑰花、玉蝴蝶、石斛、枇杷、甘草、菊花、莲子、合欢花、黄芪、活性吸附剂。柚子皮、山茶花、洛神花、薰衣草、玫瑰花、玉蝴蝶、石斛、枇杷、甘草、菊花、莲子、合欢花、黄芪的重量比为20‑40:4‑8:1‑4:1‑4:1‑4:0.5‑1.2:1‑2:1‑3:1‑2:1‑2:0.8‑1.6:1‑2:0.2‑1。蜂蜜、柚子皮、活性吸附剂的重量比为4‑10:20‑40:2‑4。活性吸附剂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膨润土、五水合四氯化锡、柠檬酸、聚乙二醇400、水混合均匀,微波加热,焙烧得到活性吸附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蜜饮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杂质含量的蜂蜜柚子茶。
背景技术
柚子是芸香科植物柚的成熟果实,产于我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柚子不仅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钾、镁等营养素,而且富含多糖,其是一种滋阴润燥佳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与保健价值,值得大力开发利用。
蜂蜜中含有的L-半胱氨酸具有排毒作用,经常长暗疮的人服用以后能有效缓解皮肤疾病,具有一定的祛斑效果。蜂蜜柚子茶的制备过程中存在杂质含量高的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杂质含量的蜂蜜柚子茶,不仅可避免溶液物褐变现象出现,色泽维持效果好,而且可对其中的固体杂质进行吸附,赋予蜂蜜茶酸甜爽口的滋味和怡人的香气,其口感和色泽好,还能增强蜂蜜的滋阴润燥和润肠通便的作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低杂质含量的蜂蜜柚子茶,其原料包括:蜂蜜、柚子皮、山茶花、洛神花、薰衣草、玫瑰花、玉蝴蝶、石斛、枇杷、甘草、菊花、莲子、合欢花、黄芪、活性吸附剂。
优选地,柚子皮、山茶花、洛神花、薰衣草、玫瑰花、玉蝴蝶、石斛、枇杷、甘草、菊花、莲子、合欢花、黄芪的重量比为20-40:4-8:1-4:1-4:1-4:0.5-1.2:1-2:1-3:1-2:1-2:0.8-1.6:1-2:0.2-1。
优选地,蜂蜜、柚子皮、活性吸附剂的重量比为4-10:20-40:2-4。
优选地,活性吸附剂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膨润土、五水合四氯化锡、柠檬酸、聚乙二醇400、水混合均匀,微波加热,焙烧得到活性吸附剂。
优选地,活性吸附剂的制备工艺中,微波加热时间为10-16min,微波功率为620-800W。
优选地,活性吸附剂的制备工艺中,焙烧时间为20-40min,焙烧温度为900-960℃。
优选地,活性吸附剂的制备工艺中,膨润土、五水合四氯化锡、柠檬酸、聚乙二醇400、水的重量比为30-50:6-10:2-8:0.2-1:100-200。
本发明采用柚子皮、山茶花、洛神花、薰衣草、玫瑰花、玉蝴蝶、石斛、枇杷、甘草、菊花、莲子、合欢花复配,不仅可避免溶液发生褐变现象,色泽维持效果好,而且可对细胞壁的多糖进行水解,但杂质含量极高。
本发明的活性吸附剂中,采用微波加热的方式,成胶效果好,经过焙烧后颗粒粒径小,大小分布较均匀,吸附效果好;活性吸附剂配合其他原料,可对其中的固体杂质进行吸附,赋予蜂蜜茶酸甜爽口的滋味和怡人的香气,其口感和色泽好,还能增强蜂蜜的滋阴润燥和润肠通便的作用,其杂质含量不超过0.012%。
本发明能有效保留蜂蜜中的营养成分及其色泽和风味,并且产品的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而且安全性高,适合于除婴幼儿、肥胖者、糖尿病患者以外的其它各类人群食用,尤其是学龄儿童、青少年、更年期女性以及肠燥便秘和阴虚人士等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甘泉养蜂专业合作社,未经安徽省甘泉养蜂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47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葛根茶粉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夏枯草茶粉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