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耳机的佩戴情况检测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34199.6 | 申请日: | 2018-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6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5/04 | 分类号: | H04R5/04;H04R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 |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耳机 佩戴 情况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耳机的佩戴情况检测方法、装置、无线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便携式收听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耳机的佩戴情况检测,需要用户去适应耳机,检测准确性不高,不利于用户体验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利用设置在无线耳机上的距离传感器,获取距离值;判断距离值是否小于第一距离阈值;若是,则利用设置在无线耳机上的姿态传感器,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预设姿态角数据;根据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预设姿态角数据对应的变化量,确定无线耳机的佩戴情况。本发明通过利用设置在无线耳机上的姿态传感器采集的预设姿态角的变化量,实现了对无线耳机佩戴和未佩戴的佩戴情况的检测,提高了检测准确性和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收听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耳机的佩戴情况检测方法、装置、无线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用于接收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信号,利用贴近耳朵的喇叭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
目前的耳机可以分为有线耳机和无线耳机,其中有线耳机需要左右两个耳机通过有线的连接方式组成左右声道,产生立体声效果,佩戴非常不方便。而无线耳机则是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例如蓝牙)与终端进行通信,其相对于有线耳机而言具有无需收拾数据线、使用便捷的特点。其中目前最新出现的真正无线互连立体声蓝牙耳机(TWS耳机)就是无线耳机中较为典型的一种,TWS耳机由于佩戴方便又可单独使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近年来其发展势头迅猛。
现有技术中,对于耳机的佩戴情况检测,往往是用红外测距传感器进行距离判断的,在红外测距传感器基础上更进一步加上再判断的算法是基于耳机旋转的,后者相对于前者可以将多种误操作去除掉,但是,耳机旋转算法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耳机带戴耳朵上后,要有一个很轻微的旋转来调整耳机的姿势,使耳机与耳朵切合更好,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用户去适应耳机,如用户将耳机很顺利的戴到了耳朵上,而不需要太多的旋转来进行调整,使得用户将耳机戴到耳朵上时,不能被检测出来。因此,如何能够更加直接的实现耳机的佩戴情况检测,提高佩戴情况检测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是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耳机的佩戴情况检测方法、装置、无线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了对无线耳机佩戴情况的检测,提高了检测准确性和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耳机的佩戴情况检测方法,包括:
利用设置在所述无线耳机上的距离传感器,获取距离值;
判断所述距离值是否小于第一距离阈值;
若是,则利用设置在所述无线耳机上的姿态传感器,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预设姿态角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以所述距离值小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的时刻为起始点,所述预设姿态角数据包括俯仰角数据、翻滚角数据和航向角数据中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预设姿态角数据对应的变化量,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佩戴情况。
可选的,所述利用设置在所述无线耳机上的姿态传感器,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预设姿态角数据,包括:
利用所述姿态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俯仰角数据、所述翻滚角数据和所述航向角数据;其中,所述姿态传感器为陀螺仪或三轴加速度计和磁力计。
可选的,所述利用设置在所述无线耳机上的姿态传感器,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预设姿态角数据,包括:
利用所述姿态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俯仰角数据和所述翻滚角数据;其中,所述姿态传感器为三轴加速度计。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预设姿态角数据,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佩戴情况之前,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41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