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缸节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9666.6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6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东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44 | 分类号: | F15B13/044;F15B13/04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邢永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智能控制阀组 控制口 位置传感器 节能系统 远程控制 导向阀 电磁阀 阀芯密封件 活塞 电信号源 活塞运动 结构组成 气缸端盖 信息反馈 反馈 工作口 后端盖 截流阀 开启锁 可接受 联动锁 气控阀 体内部 循环阀 气囊 压壳 体内 检测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缸节能系统,由智能控制阀组、远程控制电磁阀、气缸和位置传感器四个部分组成,智能控制阀组设于气缸外侧,其内置有时间延迟阀的蓄气囊的截流阀、导向阀的第一控制口和第二控制口、导向阀的第一反馈口和第二反馈口、循环阀的结构组成分左4‑1、左4‑2,右4‑1,右4‑2各有一个腔体内的工作口控制口、气控阀的阀体内部的阀芯密封件组成分四个部分;远程控制电磁阀可接受远程电信号源的控制;气缸后端盖活塞后端设有联动锁销开启锁止结构;位置传感器内置于气缸端盖处,可以检测到活塞运动的状态,并将这一信息反馈到所述的智能控制阀组中。本发明可以节约气缸进行动作压壳时能量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缸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气缸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气缸是用压缩空气作能源的一种动作器械,它输出的推力与压缩空气的气压以及空气作用面积成正比。被气缸做功的对象形成阻力,为了有足够的推力,气缸推力相对于阻力往往会设有一定程度的富余。在阻力变化比较大的场合可以发现:相同动作下普通气缸的耗气量也相同,即使做功为零;这是因为普通气缸在工作时不管阻力大小,把气源压力全部直接输入到腔体里去做功,腔体与气源压力平衡为止。到下一个动作到来前,腔体的高压空气作为耗气量全部排掉。
目前,国内铝电解厂使用的气缸均为打壳气缸,普遍存在击打无力、冲击大、噪声大、漏气严重、压缩空气使用量大、故障率高、寿命短的问题,由于自身没有控制系统,活塞杆伸出后不能快速返回,使打壳锤头在电解液中浸泡时间过长,导致打壳锤头腐蚀磨损严重,寿命短,增加生产成本;目前打壳气缸没有检测装置,不能及时发现未打透情况,导致突发效应增多,槽内物料堆积影响电解槽热平衡,使氧化铝单耗增加;上述原因增加了铝电解企业生产的检修和运行成本,也增加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影响了铝电解各项工艺技术条件控制,造成电流效率下降、能耗增加。
气动控制过程中有时为了控制压缩空气的释放速度,需要使用延迟阀;但特定的某只延迟阀在一定的压力下,只能延迟一个特定的时间;要调整延迟时间往往需要改变蓄气囊的容量或者调整呼吸孔的尺寸;改变蓄气囊的容量很不方便,因为呼吸孔的尺寸很小,调整加工尺寸极为不易。
本发明产品针对普通气缸存在的不足,以一套系统来控制气缸的进气压力,并驱动气缸按阻力大小提供推力,控制气缸的进气压力的大小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本气缸的前腔后腔缸内排气过程中的压缩空气,经循环阀的控制口,循环填充到活塞双向动作时,施加利用得压缩空气已成为可能。
以铝电解槽上的压壳场合为例,气源的压缩空气5bar,气缸静止时的压缩空气不到2bar。气缸智能阀组上的电控阀远程连接,设定1.5s以内的启动信号:锤头即可自动实现解锁,下行,压壳,回程,锁止等循环。气缸的前腔,后腔,活塞双向动作,均工作于高压气源的压缩空气不到1bar。压壳时可自然输入与壳层压穿力相匹配的气压,压穿壳层,壳层阻力小的时候耗气量不到气源满负荷的50%,壳层阻力较大的时候,气压自然升高到能压穿为止,活塞自动快速回程。气缸排气过程中的压缩空气,可循环填充活塞动作时施加得压缩空气达50%以上,实现节能60%左右。遇过硬壳层压穿力时,具有延时5~7s有效压穿过硬壳层压穿率递增,或未压穿壳层锤头自动退回原位的功能。遇故障不能正常工作可设置故障维修警示。本发明气缸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节能效果显著,使用可靠的特点,节省大量的使用过程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节能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东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台州东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96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