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手机APP的菌类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3572.8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9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必发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1 | 分类号: | G06F16/21;G06F16/58;G06F16/58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曾敬;肖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类 云端 大数据 手机 数据库 手动输入模块 图像识别系统 高清摄像头 手机摄像头 分析系统 匹配结果 人员使用 特征信息 图像识别 图像信息 智能手机 构建 采集 查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机APP的菌类识别方法,将带有高清摄像头的智能手机硬件搭载一种基于大数据与图像识别的菌类APP系统,将APP系统分别与云端菌类数据库、云端图像识别系统及云端大数据分析系统相连,在APP系统中构建手动输入模块和APP节点,每一个APP节点代表一个APP用户,通过手机摄像头采集菌类的图像信息,在菌类数据库进行对比查询,得到匹配结果。本发明能实现操作人员使用时,可以很轻松的得知自然界中某种菌类的特征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APP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手机APP的菌类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在自然界中看见某种菌类,非专业人士很难准确说明其所属分类以及名称,更不能得知其生长生活习性。实际上,目前很多机构建立了很完备的电子化菌类知识百科,例如百度百科,只要输入菌类确切的名称即可查询到详细信息,但是在不知道菌类名称的情况下,就无法获取其详细信息。
菌类在中国种类多,资源也非常丰富。我国毒菌类约有100多种,能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余种,广泛分布在广大山区农村和乡镇。误食毒菌类中毒的事例比较普遍,几乎每年都有严重中毒致死的报告。因此,长期以来鉴别有毒菌类是人们十分关心的事。传统的菌类识别是根据传统的个别简单、特定经验和方法来识别不同地方复杂多样的毒菌和食用菌。由很多毒菌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且菌类因生长环境不同,生长周期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形态。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菌类鉴别方法,因而人们误食毒菌类而引发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手机app的菌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APP系统分别与云端菌类数据库、云端图像识别系统及云端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讯相连,并在APP系统中构建手动输入模块和APP节点,每一个APP节点代表一个APP用户;
步骤二:当用户登录APP系统时,将用户地理位置传送到所述云端大数据分析系统,获取该用户所在地区环境特征的第一参数;
步骤三:获取用户用智能手机拍摄到的图片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所述云端图像识别系统,由所述云端图像识别系统通过对图片信息分析和识别,提取菌类特征的第二参数;
步骤四:获取用户在所述手动输入模块输入的菌类特征的第三参数;
步骤五:将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二参数以及所述第三参数发送到所述云端菌类数据库,所述云端菌类数据库进行查询和匹配,将匹配得到的结果显示在手机界面上,供用户比对和选择;
步骤六:获取用户对结果的反馈,并发送至所述云端大数据分析系统;
若该样本得到正面反馈,则将其录入大数据库,用于为之后的用户提供帮助;
若该样本得到负面反馈,则获取用户再次提供的该菌类的扫描图片数据,并对大数据库进行标注,再重复步骤三至步骤六,直至得到用户的正面反馈或用户在步骤六时停止反馈为止。
优选的,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时间参数、所在地区土壤酸碱度参数、温度参数和湿度参数的至少一种。
由于菌类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其生长地区、生长时间、土壤酸碱度、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专一性。如致命白毒伞,分布在广州、清远、肇庆等地,常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或散生,大量发生于广东春季温暖多雨的三、四月,五至七月也有少量出现。对该类参数加以筛选,可以排除掉不符合项的干扰,使得结果更加准确。
优选的,所述第二参数包括颜色参数、性状参数和尺寸参数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第三参数包括菌类气味参数、分泌物颜色参数和分泌物粘稠度参数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必发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必发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3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