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粉末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4280.8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6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湘元;黄秋良;李丙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宁乡吉唯信金属粉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10 | 分类号: | B22F9/10 |
代理公司: | 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 43221 | 代理人: | 曾建龙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粉末 中间合金锭 界面材料 旋转盘 预热 烘干 制备 高精度模具 生产成本低 中频熔炼炉 低温氮气 航空航天 快速冷却 汽车零件 速度提升 成品率 导流管 高导热 空心粉 球形度 熔炼 吹入 盘面 水份 雾化 备用 打印 零部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粉末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AlSi10Mg中间合金锭水洗干净,烘干水份备用;步骤二、对步骤一中烘干后中间合金锭采用中频熔炼炉进行熔炼;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经导流管流向漏咀,然后经漏咀流向旋转盘上进行盘面预热;步骤四、预热后,将旋转盘旋转速度提升;步骤五、在雾化后所得的粉末中吹入低温氮气进行快速冷却,得到成品。本发明成品率高,生产成本低,球形度好,氧含量低,大大减少了空心粉现象,品质显著提升,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界面材料填料、3D打印行业、高导热界面材料、高精度模具、航空航天零部件、汽车零件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粉末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界面材料填料、3D打印行业,高导热界面材料、高精度模具、航空航天零部件、汽车零件等领域的对铝合金粉末质量要求高、需求量大现有的铝合金粉末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电极制粉法、真空熔炼气雾化制粉法,但上述方法均还存在产量低、生产成本高、无法连续批量生产,气雾化制粉、水雾化制粉球形差、粉末氧含量高、空心粉等问题。在界面材料上应用,严重影响填充量和导热率;3D打印应用流动性差、铺粉较果不好、成品致密度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球形度好,氧含量低,减少空心粉,提升产品质量,可批量化生产的铝合金粉末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合金粉末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AlSi10Mg中间合金锭水洗干净,烘干水份备用;
步骤二、对步骤一中烘干后中间合金锭采用中频熔炼炉进行熔炼,温度设定为700~850℃;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经导流管流向漏咀,然后经漏咀流向4000~5500r/min运转的旋转盘上进行盘面预热;
步骤四、预热1~5min后,将旋转盘旋转速度提升至40000~80000r/min,利用预热好的旋转盘对溶液进行雾化;
步骤五、在雾化后所得的粉末中吹入低温氮气进行快速冷却,得到成品。
进一步,所述导流管外部套设石墨套,通过20~50KW高频线圈20~40A电流加热石墨套传热给流经导流管的熔液进行保温,使溶体有充足的粘度到达漏咀。
进一步,所述导流管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漏咀设置为圆柱形,漏咀孔设置为锥形孔。
进一步,所述旋转盘采用复合陶瓷材料制成。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旋转电极雾化法为基础,开发出的旋转盘雾化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连续批量生产的问题,成品率高,生产成本低,球形度好,氧含量低,大大减少了空心粉现象,品质显著提升,同时克服了现有工艺无法大规模生产高球形粉的问题。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界面材料填料、3D打印行业、高导热界面材料、高精度模具、航空航天零部件、汽车零件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铝合金粉末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AlSi10Mg中间合金锭水洗干净,烘干水份备用;
步骤二、对步骤一中烘干后中间合金锭采用中频熔炼炉进行熔炼,温度设定为700℃;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溶液经导流管流向漏咀,然后经漏咀流向4000r/min运转的旋转盘上进行盘面预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宁乡吉唯信金属粉体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宁乡吉唯信金属粉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42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