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心薯品种优化和筛选的繁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1119.5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8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申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A01G2/10;A01G22/25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付石健 |
地址: | 550800 贵州省安顺市紫***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心薯 筛选 品种优化 种植方式 繁育 有效的预防 管理方式 光照要求 科学管理 企业生产 气候条件 生长条件 田间管理 植株生长 种苗繁育 耐高温 甘薯 生长 节约 虫害 定植 整地 光照 采摘 温暖 种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心薯品种优化和筛选的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种苗繁育、整地定植、田间管理和红心薯叶筛选采摘,所述红心薯叶的生长条件为叶用甘薯喜温暖的气候条件,耐高温,不耐霜,最适生长温度白天23~28℃,夜间12~15℃,超过35℃和低于15℃生长受影响;喜光但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光照充足可促进植株生长健壮,产量高;本发明通过合理的种植方式与科学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虫害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红心薯叶的产量,从而筛选红心薯优良品种;同时本发明,种植方式简单,可以有效节约种植人员的数量,实现科学管理,有效节约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心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心薯品种优化和筛选的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叶用甘薯称长寿菜、番薯叶、绿茸菜。为旋花科牵牛花属草本蔓生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秘鲁等地,明朝万历年间福建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引入广东、福建等地种植,很快在全国南、北各地及世界普遍种植,但以使用地下块根为主。近些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广东、广西等地食用嫩茎尖和嫩叶,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被香港誉为“蔬菜皇后”。在中国长寿县—广西巴马县叶用甘薯是主要蔬菜品种之一,故名“长寿菜”。中国台湾称之为“绿茸菜”。北京在1997年作为特菜品种之一,供给中共十六大会仪代表用餐,并逐渐成为宾馆、饭店常用稀特蔬菜品种之一。由于其生长迅速,很少发生病虫害、耐热性好,为很好的夏季叶类菜品种。现有的红心薯品种优化和筛选的繁育方法复杂,成本高,通过繁育过程中的红心薯产量低。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红心薯品种优化和筛选的繁育方法,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心薯品种优化和筛选的繁育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心薯品种优化和筛选的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苗繁育:以扦插繁殖方法为主,从健壮,无病的植株上剪取长约15厘米,带2~3个叶的茎,基部剪成马蹄状,在黄腐酸溶液中浸泡10~20分钟,或在生根粉溶液中浸一下,有利于生根和抑制病菌,然后斜向扦插在沙壤土的苗床中,也可插在6厘米×6 厘米营养钵或72穴塑料穴盘中,以草炭和洁净的河沙为基质,比例为2︰1,插入深度约2/3,上面搭拱棚覆农膜保温保湿,保持气温20~28℃,地温16~23℃,空气相对湿度70%~80%;约30天左右生根成活长叶后即可定植,也可采用种薯育苗的方法,场地选在日光温室或塑料棚中,提前整成宽1.3米,四周高20厘米的沟畦,早春温度低时育苗,可在底层垫10~20厘米厚的马粪和砂土混合的酿热物,温度适合时垫一层洁净的河沙;播种前种薯时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1000倍溶液浸种处理10分钟,然后种薯头各上斜排成45°,注意薯蒂应在一个水平面上,埋一层洁净的细河沙,使薯蒂微露土层为宜,调节床温在20~25℃,苗长15厘米时即可定植,种薯育苗方法费工较多,且繁殖系数低,但育出苗不易感染病害,生长势也强,所以每年应先用种薯育苗,然后再扦插扩大繁殖;
2)整地定植:选择排灌条件好的露地和保护地种植,露地在春季4月下旬地温稳定14℃以上即可定植,保护地可于春、秋两茬定植,全年可陆续采收供应,定植在春季2~ 3月,秋季8~9月较适宜;因采收期长要施足基肥,每亩施用腐熟细碎的有机肥3000 公斤以上,深耕细整,将肥料与土壤掺匀,做成1.3~1.5米宽、6.0~8.0米长的畦,低洼易涝和土壤黏重的地块要做成高畦或瓦垄高畦,畦面高出地面15厘米;如是搭架栽培方式,每畦栽2行,平均行距65~75厘米,株距20厘米,每亩5000株左右;采用不搭架种植方式的,每畦栽4~5行,株距5~6厘米,每亩1万株左右;选晴天定植,深度8~10厘米,全畦栽完后浇透水;
3)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包括中耕松土、浇水、追肥、植株调整与搭架和温湿光调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申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申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11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