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木护栏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1090.0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5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森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C04B41/71;C04B2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115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工艺 仿木 禾秆 护栏 籽壳 高岭土 改性硅酸钠 苯丙乳液 垂直振动 海泡石粉 搅拌容器 模压成型 振动平台 重量份数 混合物 喷漆 烘干 称取 配比 切割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木护栏的制作工艺,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禾秆或籽壳或禾秆与籽壳的混合物40‑72,改性硅酸钠20‑45.5,苯丙乳液5‑10,高岭土5‑10份、海泡石粉5‑10份;将上述配料按配比,倒入搅拌容器中,搅拌10分钟,放置于振动平台垂直振动5分钟振出浆内的气泡,再静放5分钟;然后通过模压成型、切割、喷漆、烘干制作而成,该设计操作简单,综合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木护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木护栏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栏杆中国古称阑干,也称勾阑,是桥梁和建筑上的安全设施。栏杆在使用中起分隔、导向的作用,使被分割区域边界明确清晰,设计好的栏杆,很具装饰意义。周代礼器座上有类似栏杆的构件。汉代以卧棂式栏杆为最多。六朝盛行钩片勾阑。栏杆转角立望柱或寻杖绞口造者,均可见于云冈石窟、敦煌壁画。元明清的木栏杆比较纤细,而石栏杆逐渐脱离木制栏杆的形制,趋向厚重。清末以后,西方古典比例、尺度和装饰的栏杆形式进入中国。
仿木护栏,是利用现代的工艺,采用一些特殊材料仿照树木的外观制作而成,用来代替原有的木质护栏,在环保重要性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仿木护栏即减少了树木的使用,而且保持整体的美观性。
现有的仿木护栏的耐候性较差,而我国南北气候不一致,仿木护栏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仿木护栏的制作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木护栏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禾秆或籽壳或禾秆与籽壳的混合物40-72,改性硅酸钠20-45.5,苯丙乳液5-10,高岭土5-10份、海泡石粉5-10份;
将上述配料按配比,倒入搅拌容器中,搅拌10分钟,放置于振动平台垂直振动5分钟振出浆内的气泡,再静放5分钟;
(2)将调制好的原料倒入相应的模具中,通过模压成型;
(3)将成型后的材料根据需要的尺寸进行切割;
(4)用双组分稀酸白漆1份,稀料1份调好,加入所需颜色,四个方向薄薄的喷2-3遍,然后用所需颜色的纳粉做色,用撺色布均匀的涂与产品表面,干后薄喷一遍聚脂底漆,以后按正常的油漆工艺处理即可;
(5)将喷好油漆的材料,进行烘干即可。
所述改性硅酸钠是由70-90%的硅酸钠和10-30%的氟硅酸钠配制而成。
所述高岭土经插层改性处理,其具体改性方法为:先利用20-25℃水将水处理级多聚谷氨酸制成饱和溶液,再加入煅烧高岭土粉末,并利用微波反应器微波回流搅拌5-10min,停止15-30min后再次微波回流搅拌5-10min,所得混合物经离心分离,去上层清液,剩余物送入冷冻干燥机中,干燥所得固体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多聚谷氨酸/高岭土插层复合物粉末。
所述水处理级多聚谷氨酸、煅烧高岭土粉末的质量比为5-10:1-2。
多聚谷氨酸进入高岭土层间,高岭土层间距由插入前的1nm扩大至插入后的1.23nm,插层率95%以上;多聚谷氨酸在高岭土层间以平行于高岭土片层的方式呈单层排列,其所含羧基与高岭土的内表面羟基形成氢键,其所含氨基与高岭土硅氧层的氧原子形成氢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森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森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10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