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交异性钢板刚度增强的铺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7466.7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8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潘友强;关永胜;陈李峰;李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交 异性 钢板 刚度 增强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正交异性钢板刚度增强的铺装结构,包括正交异性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异性钢板(1)上侧依次设有耐磨纳米层(11)、微缓冲层(2)和磨耗层(3),所述耐磨纳米层(11)通过微等离子渗入法渗入正交异性钢板(1)上侧,所述微缓冲层(2)通过树脂与耐磨纳米层(11)上侧粘接;
所述微缓冲层(2)上侧通过树脂粘接有薄钢板(4),所述薄钢板(4)上侧通过微等离子渗入法渗入纳米多孔层(41),所述磨耗层(3)浇筑在纳米多孔层(41)上;
所述微缓冲层(2)上下两侧均采用纤维布和树脂固化形成纤维布层(21),两层所述纤维布层(21)内设有缓冲微变形的缓冲件(22);
所述缓冲件(22)包括若干配合设置的支撑片材(223)和波浪状的缓冲片(224),所述支撑片材(223)沿纵向开设有若干供缓冲片(224)嵌入的槽口(2231),所述缓冲片(224)嵌入槽口(2231)的部分与支撑片材(223)粘接,所述缓冲件(22)与微缓冲层(2)之间空隙中填充有填料(5);
正交异性钢板刚度增强的铺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在正交异性钢板(1)和薄钢板(4)上侧分别渗入耐磨纳米层(11)和纳米多孔层(41);
(2)将纤维布与树脂固化成一体形成纤维布层(21);
(3)在正交异性钢板(1)的上侧均匀涂覆一层环氧树脂胶,将步骤(2)中的纤维布层(21)粘接于正交异性钢板(1)上侧;
(4)在纤维布层(21)的上侧均匀涂覆一层环氧树脂胶,将缓冲件(22)粘接于纤维布层(21)上侧;
(5)在缓冲件(22)与纤维布层(21)之间的空隙中填入填料(5);
(6)将另一纤维布层(21)的下侧均匀涂覆一层环氧树脂胶,将其粘接于缓冲件(22)上方;
(7)在另一纤维布层(21)的上侧均匀涂覆一层环氧树脂胶,将薄钢板(4)粘接于纤维布层(21)的上侧;
(8)最后浇筑磨耗层(3),待磨耗层(3)凝结硬化后,磨耗层(3)、薄钢板(4)、微缓冲层(2)、正交异性钢板(1)结合为一体,形成正交异性钢板刚度增强的铺装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交异性钢板刚度增强的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5)为聚氨酯硬质泡沫或岩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交异性钢板刚度增强的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纳米层(11)为铁硼化合物或者锰硼化合物;
所述耐磨纳米层(11)的制备方法如下:
A、配制电解液:按质量份数计,将下列各组分进行充分混合,硼砂20-40份、氟硼酸钠30-50份、硫酸锰1-3份、EDTA二钠10-30份、冰乙酸10-20份、去离子水余量;
B、将正交异性钢板(1)上侧除油、酸洗和活化处理;
C、微等离子渗入法制备耐磨纳米层(11):在室温下,将正交异性钢板(1)的上侧面与负极相连并进入电解液中,以石墨为阳级,工作电压为300-600V,处理时间为10-30分钟,即在正交异性钢板(1)上表面渗入耐磨纳米层(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交异性钢板刚度增强的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多孔层(41)为铁硼化合物或者锰硼化合物;
所述纳米多孔层(41)的制备方法如下:
A、配制电解液:按质量份数计,将下列各组分进行充分混合,硼砂20-40份、氟硼酸钠30-50份、硫酸锰3-5份、EDTA二钠10-30份、乙醇10-20份、去离子水余量;
B、将薄钢板(4)上侧除油、酸洗和活化处理;
C、微等离子渗入法制备纳米多孔层(41):在室温下,将薄钢板(4)的上侧面与负极相连并进入电解液中,以石墨为阳级,工作电压为300-600V,处理时间为10-30分钟,即在薄钢板(4)上表面渗入纳米多孔层(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交异性钢板刚度增强的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异性钢板(1)下侧设有纵肋(12)和横肋(13),所述纵肋(12)和横肋(13)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74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检修用安全型施工平台
- 下一篇:一种斜拉桥索塔钢结构锚固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