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余泥渣土再生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9413.0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1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茂;彭孟啟;宋晓明;孙国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为海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吴静 |
地址: | 51811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渣土 免烧砖 再生 制备 液体土壤固化剂 资源化利用率 非承重结构 建筑废弃物 承重结构 尺寸标准 高温煅烧 砌体工程 生产效率 外形完整 应用效果 粗骨料 细骨料 再利用 粉体 粒径 生产工艺 水泥 节约 能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泥渣土再生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该余泥渣土再生免烧砖包含如下组分:水泥、粗骨料、细骨料、粒径≤0.25mm的余泥渣土的粉体以及液体土壤固化剂。本发明对于余泥渣土的利用非常地充分,提高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实现余泥渣土的完全再利用;本发明的余泥渣土再生免烧砖强度高、耐久性好,尺寸标准、外形完整,应用效果良好,适用于砌体工程承重结构或非承重结构;再生免烧砖生产工艺简单,取消高温煅烧的工艺,节约能源,节省时间,提高再生免烧砖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泥渣土再生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余泥渣土”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以及其他废弃物。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余泥渣土作为必然产物,占用大量的土地,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运输、堆存过程中给城市交通和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余泥渣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始在建筑渣土的再生利用上进行研究分析,对一些新型的材料进行开发和利用。现有技术中利用余泥渣土开发和利用时,粒径过小的余泥渣土基本上都未进行有效利用,这些粉末状的余泥渣土依然存在上述占用土地、破坏环境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余泥渣土再生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余泥渣土中过小粒径的粉末状余泥渣土未被充分合理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余泥渣土再生免烧砖,包含如下组分:水泥、粗骨料、细骨料、粒径≤0.25mm的余泥渣土的粉体以及液体土壤固化剂。
在本发明的余泥渣土再生免烧砖中,所述粗骨料的粒径为5mm~10mm,所述细骨料的粒径≤5mm。
在本发明的余泥渣土再生免烧砖中,余泥渣土的粉体的粒径≤0.16mm。
在本发明的余泥渣土再生免烧砖中,所述余泥渣土再生免烧砖包含的组分的用量如下:水泥用量150~450kg/m3、粗骨料用量425~900kg/m3、细骨料用量0~595kg/m3、余泥渣土的粉体用量340~750kg/m3以及液体土壤固化剂用量1.0~3.5kg/m3。
在本发明的余泥渣土再生免烧砖中,所述余泥渣土再生免烧砖包含的组分的用量如下:水泥用量200~400kg/m3、粗骨料用量550~750kg/m3、细骨料用量100~450kg/m3、余泥渣土的粉体用量450~650kg/m3以及液体土壤固化剂用量1.5~3kg/m3。
在本发明的余泥渣土再生免烧砖中,所述余泥渣土再生免烧砖包含的组分的用量如下:水泥用量260~350kg/m3、粗骨料用量600~700kg/m3、细骨料用量240~360kg/m3、余泥渣土的粉体用量480~580kg/m3以及液体土壤固化剂用量2~2.5kg/m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余泥渣土再生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水泥、粗骨料、细骨料、余泥渣土、液体土壤固化剂进行充分搅拌混匀,加入所需的水,继续搅拌均匀;
B、浇筑振捣塑性成形;
C、进行自然养护得到余泥渣土再生免烧砖。
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A中,加入的水的用量为260~385k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为海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为海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9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