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注射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83384.7 申请日: 2018-07-17
公开(公告)号: CN110724245A 公开(公告)日: 2020-01-24
发明(设计)人: 左奕;王尖;李玉宝;邓旭亮;张学慧;王倩倩;李吉东;邹琴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主分类号: C08G18/67 分类号: C08G18/67;C08G18/36
代理公司: 51124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梁鑫
地址: 610065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制备 注射 聚氨酯 膨胀率 固化 医用聚氨酯材料 医用生物材料 应用前景广阔 聚氨酯材料 生物安全性 脂肪酸 环境友好 多元醇 软段 羟基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可注射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生物材料领域。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现有医用聚氨酯材料固化膨胀率高、环境不友好等问题,其技术方案是提供了C2~6多元醇与C8~18脂肪酸形成的酯作为软段制备可注射聚氨酯的用途,其中,所述的酯含有两个以上羟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可注射聚氨酯材料固化膨胀率低、环境友好而且生物安全性高,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注射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生物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氨基甲酸酯共聚物,即聚氨酯(Polyurethane,PU),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键(-NH-COO-)的一类高分子的总称。因其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能、可灵活调控性能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用于诸多医疗器械和人工器官装置等领域,如人造血管、人工心脏、人工皮肤、人工导管、人工软骨、神经导管等。然而,现有的聚氨酯基生物材料,主要应用的是聚氨酯材料固化以后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以及良好稳定性,对聚氨酯的可注射性能尚未进行深入研究。

比如,杜晶晶等人报道了蓖麻油基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HA)复合骨修复支架材料(Du J.J.,ZuoY.,Zou Q.,Sun B.,Zhou M.B.,Li L.M.,ManY.,Li Y.B.Preparationand in vitro evaluation of polyurethane composite scaffolds based onglycerol-esterified castor oil and hydroxyapatite[J].Materials ResearchInnovations,2014,18(3):160-168.),结果表明该三维支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及生物相容性。但该合成技术制备的支架材料高度交联,不具备可注射性。

本申请人前期申请号为201210554248.3的授权专利《可注射型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及李宽宽等人报道的可注射聚氨酯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物(LiK,Zuo Y,Zou Q,et al.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Injectable Nano-Hydroxyapatite/Polyurethane Composite Cement Effective Formulations for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J].Journal of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2016,16(12):12407-12417.),虽然其技术涉及具有可注射性能的骨水泥材料,但上述材料的固化膨胀率较高(达到了1.5%),固化后可能对充填的部位造成较大的应力刺激,从而对组织修复产生不良影响,较难满足可注射材料在口腔根管应用标准(YY 0717牙科根管封闭材料)的要求(该标准要求膨胀率≤0.1%)。而且,作为聚氨酯软段使用的大分子多元醇聚合物,如聚乙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丙二醇、聚醚三醇等均属于石油工业下游产品,随着石油资源日渐枯竭,以及环保要求日渐提高,开发新型的、环境友好的材料尤为重要。

因此,需进一步优化材料配方及工艺,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具优势特性的可注射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注射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医用聚氨酯材料固化膨胀率高、环境不友好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C2~6多元醇与C8~18脂肪酸形成的酯作为软段制备可注射聚氨酯的用途,其中,所述的酯含有两个以上羟基。

进一步地,所述可注射聚氨酯的固化膨胀率≤0.5%。

优选地,所述可注射聚氨酯的固化膨胀率≤0.1%。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可注射聚氨酯的固化膨胀率≤0.03%。

进一步地,所述酯的羟基值为10~500mg KOH/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33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