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邻二醇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8581.X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4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滕文彬;王春梅;杜桂强;刘博闻;郝小军;宋世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海科新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3/04 | 分类号: | C07D303/04;C07D301/06;C07D301/08;C07D301/10;C07C29/10;C07C3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雪娇;赵青朵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醇化 制备 方法 生产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邻二醇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α‑烯烃与氧化剂在固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下进行环氧化反应,得到环氧化物;所述氧化剂为包含氧气的气体;S2)将所述环氧化物水解后,得到邻二醇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固载型金属催化剂为催化剂,以包含氧气的气体为氧化剂,不使用溶剂的条件下,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实现连续化的氧化反应,安全系数高,催化效果好,副反应少,收率高,且催化剂寿命长,可连续稳定运行,实现了工艺的绿色化与可循环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邻二醇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邻二醇类化合物如1,2-戊二醇、1,2-己二醇、1,2-辛二醇等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在化妆品、医药、农药、表面活性剂、聚酯、油墨等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尤其是邻二醇化合物无腐蚀性,可以溶解多种活性成分,被广泛用于护肤霜、眼霜、护肤水、婴儿护理产品、防晒产品等各种化妆品中,兼具保湿和防腐功效。
目前,国内关于邻二醇化合物的规模化生产较少,其合成路线主要有两种:一是以烯烃为原料的直接氧化法,此方法虽然步骤简单,但存在所需催化剂价格昂贵、有毒且产品收率低等制约工业化发展因素;二是以环氧化合物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制备邻二醇类化合物,该合成路线很容易实现,但所需成本相当之高。
工业上使用较多的制备方法为烯烃在双氧水和甲酸体系中,发生环氧化反应,生成的环氧化物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水解后,经萃取、精馏,得到邻二醇类化合物。该工业化方法,会产生大量的含盐废水,而且操作流程繁琐,形成的盐易催化其他副反应,降低收率,工业化报道的收率75%~85%之间,催化剂不能回收,无法循环利用,反应经济性和环保问题亟待解决。一些改进的技术,如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钛硅分子筛等,催化氧化烯烃氧化后水解,制备邻二醇,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反应的转化率,但存在着催化剂使用寿命短,间歇式生产等弊端,不利于实现工业化稳定连续生产。
甲酸和双氧水在反应器中反应得到过氧甲酸,将烯烃缓慢滴加至反应体系内,发生环氧化反应,常用的为釜式反应器,物料反混严重,操作过程无法实现连续,安全系数低。虽然,有一些研究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和管式反应器,改善了物料的传质传热,但催化体系仍然是过氧甲酸,水解仍是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反应的绿色化。
公开号为CN103992207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双氧水/阳离子交换树脂体系催化氧化烯烃制邻二醇的方法,其以Ag、Mn、K、Co、Fe元素改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过氧化氢水溶液为氧化剂,一步法将烯烃氧化为邻二醇,但是这种催化剂使用寿命短,不能连续稳定运行,限制了该方法的推广使用。
公开号CN10787989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催化氧化法制备邻二醇类化合物的方法,其以钛硅分子筛为催化剂,催化烯烃和氧化剂反应合成邻二醇。但是,该方法在有机溶剂存在下发生氧化反应,存在三废问题,装置安全系数差,不利于连续工业化生产。
公开号为CN146555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以1-己烯为原料,有机酸为溶剂,过氧化物为氧化剂,经过氧化反应,加碱水解得到粗产品,再加酸反调至中性,萃取、干燥、精馏后可得到纯度大于99%的1,2-己二醇,但是收率只有75%。
公开号为CN106316783的中国专利中提到采用气液管道式制备1,2-己二醇的方法,以1-己烯为原料,以过氧有机酸为氧化剂,在无水有机溶剂中发生环氧化反应,加碱水解得到1,2-己二醇粗品,经加酸调至中性,萃取、干燥、精馏后得到1,2-己二醇,纯度大于99%,收率可达88%,但该方法使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毒性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海科新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营市海科新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85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