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复合传动轴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4646.3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6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朗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轴 碳纤维管 第二轴 第一轴 复合传动轴 碳纤维复合 种碳纤维 加工 自动化设备 对称设置 高速转动 同轴设置 质量分布 电动机 同步轴 启停 晃动 携带 保证 | ||
一种碳纤维复合传动轴及其加工方法,属于同步轴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传动轴包括碳纤维管(2)以及对称设置在碳纤维管(2)两端的第一轴头(1)和第二轴头(3),第一轴头(1)和第二轴头(3)均为与碳纤维管(2)同轴设置的圆筒,第一轴头(1)和第二轴头(3)分别设置在碳纤维管(2)对应的一端内,第一轴头(1)和第二轴头(3)均与碳纤维管(2)固定连接。本碳纤维复合传动轴相同体积的情况下质量轻,惯性小,为电动机携带传动轴的快速启停创造了条件,保证了使用该传动轴的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精度高;本碳纤维复合传动轴的加工方法工艺简单,使加工的传动轴质量分布均匀,不会在高速转动时发生晃动。
技术领域
一种碳纤维复合传动轴及其加工方法,属于同步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一种设备,是自动化设备中的核心动力部件。电动机通常通过联轴器和传动轴将动力输送至执行部件上,进而实现执行部件的动作。由于自动化设备对传动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电动机能够尽可能的做到快速的启停,现有传动轴通常为金属材质,金属的密度大,相同体积下传动轴的重量大,给电动机的快速启停造成了困难,进而影响了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质量轻惯性小,能够满足传动要求且能够使电动机实现快速启停的碳纤维复合传动轴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碳纤维复合传动轴,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纤维管以及对称设置在碳纤维管两端的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均为与碳纤维管同轴设置的圆筒,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分别设置在碳纤维管对应的一端内,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均与碳纤维管固定连接,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均为金属材质,第一轴头或第二轴头的外端同轴安装有联轴器。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轴头的外壁间隔设置有多个向外的第一轴头凸起,第二轴头的外壁间隔设置有多个向外的第二轴头凸起。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轴头的外端设置有直径小于内端直径的对接部,对接部为与碳纤维管同轴的圆筒状,第二轴头的外端设有联轴器。
优选的,所述的联轴器包括对接套以及波纹管,对接套与第二轴头同轴设置,对接套的外端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形成定位台,波纹管同轴套设在第二轴头与定位台之间的对接套外,波纹管同时与第二轴头和对接套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联轴器还包括同轴套设在对接套外的连接环,连接环设置在波纹管和第二轴头之间并与波纹管和第二轴头固定连接,连接环与对接套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环的内壁为中部内凸的弧形。
优选的,环绕所述的连接环的内壁设置有中部内凹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聚四氟乙烯环,聚四氟乙烯环,聚四氟乙烯环的内壁与对接套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均为由外端到内端外径逐渐减小的锥形。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外端均连接有锁紧套。
一种上述的碳纤维复合传动轴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车制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在第一轴头外焊接第一轴头凸起,在第二轴头外焊接第二轴头凸起;
步骤2),将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分别套设在缠绕轴两端,在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外涂粘胶剂,并在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之间的缠绕轴上涂脱模剂;
步骤3),在第一轴头外、第二轴头外以及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之间的缠绕轴上缠绕碳纤维片材,每相邻的两层碳纤维片材之间涂粘胶剂,形成传动轴;
步骤4),待粘胶剂凝固后将传动轴与缠绕轴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朗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朗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46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