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杨梅快速采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1874.5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1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潘红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怀宁县吉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247 | 分类号: | A01D46/247;A01D4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黄玉珏 |
地址: | 2461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杨梅 采摘装置 操作杆 圆板 固定把手 活动把手 活动刀片 螺纹套管 拉升杆 网兜 采摘 锯齿状刀片 固定刀片 活动连接 下端开口 携带方便 活动把 开口处 可拆卸 三角口 螺纹 果柄 剪断 省时 下端 引管 省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梅快速采摘装置,包括固定把手和活动把手,固定把手固定连接在操作杆的一端,活动把手活动连接在操作杆内的拉升杆上,操作杆的另一端设有螺纹,且与螺纹套管连接,螺纹套管固定连接在圆板的一侧,圆板上开有三角口,三角口内设有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活动刀片通过拉升杆与活动把手相连接,圆板下端设有圆锥形网兜,圆锥形网兜下端开口,且开口处接有引管。本发明是一种杨梅快速采摘装置,用于采摘杨梅,省时省力,操作方便;本发明不仅质量较轻,而且可拆卸,携带方便;同时本发明采用锯齿状刀片,能较好剪断果柄,快速便捷,采摘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杨梅采摘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杨梅快速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杨梅味酸甜适中,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加工成杨梅干、酱、蜜饯等,还可酿酒,有止渴、生津、助消化等功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杨梅栽培的总面积约320万亩,约占全国水果总面积的2.6%,杨梅的种植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在杨梅收获季节,杨梅的采摘是最耗时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去作业,杨梅采摘过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1、高处的杨梅采摘如果由人工作业的话有一定的危险性;2、采摘过程容易造成果实掉落,造成损伤。由于杨梅的采摘过程直接影响着杨梅的加工与销售,关系到农户的利益,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杨梅快速采摘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杨梅快速采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杨梅快速采摘装置,包括固定把手和活动把手,所述固定把手固定连接在操作杆的一端,所述活动把手活动连接在操作杆内的拉升杆上,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设有螺纹,且与螺纹套管连接,所述螺纹套管固定连接在圆板的一侧,所述圆板上开有三角口,所述三角口内设有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所述活动刀片通过拉升杆与活动把手相连接,所述圆板下端设有圆锥形网兜,所述圆锥形网兜下端开口,且开口处接有引管。
优选的,所述圆板内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活动刀片相契合,所述活动刀片为长方体状,且其在三角口内沿着滑槽活动,所述固定刀片固定连接与三角口的一角。
优选的,所述拉升杆包括内拉升杆和外拉升杆,所述内拉升杆与活动刀片连接,所述内拉升杆的另一端通过内螺纹套管与外拉升杆相连,所述外拉升杆的另一端连接活动把手。
优选的,所述操作杆为不锈钢空心杆且其上开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位于活动把手与外拉升杆相接处。
优选的,所述固定把手为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引管为软塑料编织管。
优选的,所述活动刀片与固定刀片的刀口均为锯齿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一种杨梅快速采摘装置,用于采摘杨梅,省时省力,操作方便;本发明不仅质量较轻,而且可拆卸,携带方便;同时本发明采用锯齿状刀片,能较好剪断果柄,快速便捷,采摘效率高;本发明的圆锥状网兜能够接住果实,防止果实掉落受损,同时圆锥状网兜下端接有引管,能够引导果实掉落到准备好的装载器具内,提高作业效率,而且引管为软塑料编织管,质地较软,防止果实外表皮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放大图。
图中:1操作杆、2固定把手、3活动把手、4螺纹套管、5圆板、6三角口、7活动刀片、8固定刀片、9圆锥形网兜、10引管、11滑槽、12拉升杆、121内拉升杆、122外拉升杆、13内螺纹套管、14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怀宁县吉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怀宁县吉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18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