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岸基水质预警监测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0112.3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6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彬;赵贵;王淑建;李学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一信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2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模块 连续光谱 智能终端 数据处理 远程服务器 采水系统 水质预警 监测站 岸基 水样 测量 数据处理单元 用户登录界面 测量数据 传统化学 电极产生 光谱数据 记录数据 水质参数 溯源信息 物理电极 影响水质 用户权限 预警信息 运行数据 光谱 采集 发送 传输 记录 通信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岸基水质预警监测站,包括采水系统,用于采集水样;紫外连续光谱电极产生连续光谱,连续光谱对影响水质的因子进行记录,而后将记录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单元及控制模块;物理电极对水样的水质参数进行测量;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控制采水系统的运行与否,对光谱数据和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形成运行数据、预警信息和溯源信息,并将其发送至远程服务器和/或智能终端;远程服务器与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和智能终端通信;智能终端提供用户登录界面,并根据不同的用户权限,查看或者控制数据处理及控制单元,进行相关操作。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化学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同时消除了单一光谱无法解决的干扰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岸基水质预警监测站。
背景技术
河道水质监测是治理河道黑臭水体的重要环节。传统采用化学法测量COD、氨氮等参数的工艺,面临着二次污染、需要市电、自来水清洗不方便、站房体积大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公司采用了光谱法和电极法测量技术。这些技术解决了二次污染、需要市电、自来水清洗困难等问题,但也带来其他问题。单一光谱法只适合测量水质比较稳定的水体,当浊度、色度变化比较大以及污染物成分复杂时,单一光谱法测量将产生非常大的误差。例如,在雨季,河道水质浑浊,使得测量几乎失去意义。另外,采用单一光谱法测量技术,无法对同一污染因子的不同成分进行识别,因此,无法进行污染预警和污染溯源。河道黑臭水体的治理,促进了河道河长负责制度,这为河长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减少人工巡逻成本,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实时掌握管辖范围内河道数据的具体情况,如何满足在监测现场巡逻时实现操作智能化、简洁化,都需要新技术的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岸基水质预警监测站,其应用于河道黑臭水体中的污染因子监测,解决了传统化学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同时消除了单一光谱无法解决的干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岸基水质预警监测站,包括:
采水系统,用于采集水样,供紫外连续光谱电极和物理电极测量使用;
所述紫外连续光谱电极,用于产生连续光谱,连续光谱对影响水质的因子进行记录,而后将记录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单元及控制模块;
所述物理电极,用于对水样的水质参数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采水系统的运行与否,对光谱数据和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形成运行数据、预警信息和溯源信息,并将其发送至远程服务器和/或智能终端;
所述远程服务器,用于与所述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和所述智能终端通信;
所述智能终端,用于提供用户登录界面,并根据不同的用户权限,查看或者控制所述数据处理及控制单元,进行相关操作。
优选地,所述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具体包括:
采集与控制接口,用于提供若干数据接口,实现与所述紫外连续光谱电极、所述物理电极、所述采水系统的连接;
按键操作单元,用于提供按键操作接口,供用户输入指令;
图谱指纹数据库,用于通过神经算法,形成运行数据、预警信息和溯源信息;
数据和图谱显示单元,为用户提供彩色3D图谱实时显示和测量数据实时显示;
信号传输单元,用于与所述远程服务器和/或所述智能终端进行通信。
优选地,还包括一自动清洗装置,用于实现对所述紫外连续光谱电极和所述物理电极的自动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一信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一信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0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