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作物苗期根部病原菌侵染状况的无损监测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63764.4 申请日: 2018-07-12
公开(公告)号: CN109061057A 公开(公告)日: 2018-12-21
发明(设计)人: 刘泽;赵莉;何贤芳;钱益亮;左晓龙;汪建来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33/00 分类号: G01N33/00;G01D21/02
代理公司: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代理人: 罗沪光
地址: 230001 ***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作物苗期 作物幼苗 作物种子 监测箱 根部病原菌 透明玻璃板 无损监测 固定条 插槽 侵染 胚芽 中间位置横向 不同条件 感染监测 平行设置 生长状况 竖直设置 幼苗培养 占用空间 种子处理 朝上 幼苗 粘设 无损 发芽 观测 直观 试验 调查
【说明书】:

发明属于作物苗期根部感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物苗期根部病原菌侵染状况的无损监测方法,包括作物幼苗监测箱,所述作物幼苗监测箱包括箱体,箱体底部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插槽,插槽内设有透明玻璃板,所述透明玻璃板竖直设置时,其中间位置横向设置固定条,固定条上粘设作物种子,作物种子胚根部朝下,胚芽部朝上。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作物幼苗监测箱能为作物种子发芽提供适宜的条件,单次可进行大量种子处理,占用空间小;可进行对幼苗无损的周期性调查,试验方法和观测方法简单易操作,对其生长状况可直观的进行比较;适用范围广,能够适用于不同品种或同品种不同条件的幼苗培养,适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苗期根部感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物苗期根部病原菌侵染状况的无损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作物病害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要障碍因子,植物病原菌引起植物病害,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甚至导致死亡。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全世界每年由于植物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占总产值的12%,而设施栽培作物的病害损失高达25%,全球病害损失总额高达400亿美元。如2006-2015年间,我国水稻纹枯病带来的产量损失达888.62万吨,稻瘟病损失335.31万吨,小麦纹枯病损失247.12万吨,小麦赤霉病损失243.77万吨,小麦白粉病损失180.29万吨,玉米大斑病损失107.76万吨,小麦条锈病损失83.40万吨,玉米小斑病损失76.03万吨,玉米锈病损失44.40万吨,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影响巨大。

为了减少各种作物病害带来的损失,目前生产上主要采取化学药剂防治的手段,此举有利于减少作物病害的产量损失,但由于不断增加的化学药剂的施用,病原菌的耐药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中国是世界上农药使用量最多的国家,年均使用量在180万吨左右,如2013年我国农药施用强度为10.95公斤/公顷,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目前,中国许多地区的小麦赤霉病菌、白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黄瓜霜霉病菌、蔬菜灰霉病菌等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频率已使化学防治效果下降或失效,农户为提高防效盲目加大了杀菌剂用量或将多种药剂混乱使用,这已经成为引起中国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

农药残留已严重危及到国内的食品安全及农产品的出口。据统计,我国 2006-2009年的3年间,出口农产品因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年均贸易损失额高达70亿美元。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的输出结果中,2000-2016的17年间,中国食物出口因农药残留不合格受通报的一共有259起。

作物根腐病是一类由多种病原物引起的根部和茎基部腐烂病害的总称,可以为害粮、棉、油、菜、果、林、花、草、药等上百种寄主植物,常引起植株死亡和严重减产。近年来,随着秸秆连年还田和免耕栽培大面积实施、土地长年连作、有机肥施用减少、灌溉面积扩大等因素的影响,作物根腐类病害为害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上的重大障碍性问题。据估计,我国每年发生各类作物根腐类病害面积达到上亿亩次,损失 100 多亿元,对我国作物安全生产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构成巨大威胁,如小麦的根腐类病害。

培育和应用抗(耐)病作物品种被认为是降低病害损失风险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的做法,国内围绕各种主要病害的抗性育种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以小麦抗病育种为例,在2000-2016总计2580篇SCI文献中,我国科研人员发表599篇,仅次于美国的694篇。

对于农作物的抗病育种,首先要筛选抗性资源、种质(或创制的新植物材料),如何判定材料的抗病性需要做精确的抗性鉴定。目前一般采用病原菌接种鉴定的方法,该方法一般需要进行人工接种,在接种部位人为造成伤口,而后接种病原菌以便成功侵染。该方法由于人为对植株制造伤害,接种的结果有时与田间自然发病的侵染结果存在差异(如小麦赤霉病害的接种鉴定结果与品种田间实际感病情况间存在一定不一致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37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