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问题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2281.2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7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豫;叶茂;徐培;苏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17/27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向量 传播 人工智能领域 神经网络应用 非数据库 神经网络 文本文档 误差传播 分词 匹配 终端 输出 转换 灵活 重复 网络 保证 | ||
1.一种问题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文本文档进行分词;
步骤2,将分词后的文本文档转换为向量;
步骤3,构建BP神经网络,输入向量,基于误差逆向传播算法对所述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步骤4,当所述BP神经网络的误差小于预设误差阈值时,所述BP神经网络训练完成,得到问题生成网络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问题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应用jieba分词算法对文本文档进行分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问题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应用word2vec模型将分词后的文本文档转换为向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问题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应用skip-gram模型将分词后的文本文档转换为向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问题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流程:
步骤41,判断所述BP神经网络的误差是否小于预设误差阈值;
步骤42,当所述BP神经网络的误差不小于预设误差阈值时,更新所述BP神经网络中的权值,对所述BP神经网络训练进行训练;
步骤43,当所述BP神经网络的误差小于预设误差阈值时,保存所述BP神经网络中的参数,得到问题生成网络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22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