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弯管过程中干涉问题的分类方法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61772.5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1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林;董世康;单凯;王驰;袁武;蒋奇;王大春;吕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磁浮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12 | 分类号: | B21D7/12;B21D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10083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弯管 过程 干涉 问题 分类 方法 处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弯管过程中干涉问题的分类方法及处理方法,分类如下:钢管数控弯制过程中主要会出现两类干涉问题,一种是与地面干涉,导致钢管无法弯制,另一种是与机床结构干涉,造成钢管无法继续弯制;将与地面干涉分为两类:第一类,钢管弯制动作过程与地面干涉而最终位置不干涉;第二类,钢管最终弯制位置与地面干涉;将与机床结构干涉分为两类:第三类:钢管弯制动作过程与机床干涉而最终位置不干涉;第四类,钢管最终弯制位置与机床干涉。本发明提出了钢管在数控弯制过程中常见干涉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归纳常见管路弯制干涉问题,并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法,既避免了因增加过渡连接点带来的检修难题,又提高了企业钢管弯制的实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弯管过程中干涉问题的分类方法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弯管在铁路、汽车、船舶、航天等领域被大量使用,其用于运送气体、液体、固体或其他形式的工作介质。弯管往往受空间结构布局限制,其走向奇特路径唯一,管路因无法通过数控弯制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大多不得已采用焊接或接头连接等其他方式进行过渡。而采用这种过渡的管路连接方式,增加了管路泄露的可能,也给检修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钢管每个煨弯通过数控机床的送料、转管、折弯三轴动作来实现管件成型。数控机将输入的钢管X/Y/Z坐标转化为机床动作Y/B/C语言,通过Y/B/C值控制三轴精准动作,实现钢管送料、旋转、折弯,进而实现钢管弯制。
现有数控弯管技术从模拟设计、回弹补偿、仿真分析等角度,提供了设计阶段本管路走向方案的可弯制性判断工具,优化了管路弯制后实物与管路坐标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
现有技术主要具有以下缺点:
(1)对于走向奇特的管路,实际空间布局要求管路走向唯一,模拟仿真仅可判断此管路走向方案是否可以弯制,但不能解决此管路走向方法无法弯制问题。
(2)未对数控无法弯制钢管的情况种类进行归纳、总结和完善,生产实际过程中遇到此问题时不能高效地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数控弯管过程中干涉问题的分类方法及处理方法,过归纳常见管路弯制干涉问题,并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法,既避免了因增加过渡连接点带来的检修难题,又提高了企业钢管弯制的实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数控弯管过程中干涉问题的分类方法,钢管数控弯制过程中主要会出现两类干涉问题,一种是与地面干涉,导致钢管无法弯制,另一种是与机床结构(如弯模)干涉,造成钢管无法继续弯制;
将与地面干涉分为两类:第一类,钢管弯制动作过程与地面干涉而最终位置不干涉;第二类,钢管最终弯制位置与地面干涉;
将与机床结构干涉分为两类:第三类:钢管弯制动作过程与机床干涉而最终位置不干涉;第四类,钢管最终弯制位置与机床干涉。
数控弯管过程中干涉问题的处理方法,出现第一类问题,在弯制旋转过程中钢管尾端与地面发生磕碰,但是钢管最终旋转位置不与地面干涉时,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解决此问题:①更换数控弯管机旋向,通过改变钢管弯制动作方向来避开与地面干涉位置;②通过手动输入补偿角度,控制弯管机束头反向旋转到钢管最终位置,避开钢管与地面干涉路径,从而完成钢管弯制。
作为优选方式,出现第二类问题时,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解决:①更换钢管弯制首位端,将长距离段设为弯制末端,将短距离段设置位弯制首端;②更换数控弯管机旋向,通过改变钢管最终弯制位置来避开与地面干涉。
作为优选方式,出现第三类问题时,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解决:通过手动输入补偿角度,控制弯管机束头反向旋转到钢管最终位置,避开钢管与机床干涉路径,从而完成钢管弯制。
作为优选方式,出现第四类问题时,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解决:调整钢管此处直线段长度,通过改变折弯段钢管外壁与机床结构距离来避免干涉问题的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磁浮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磁浮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1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