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7757.3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7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何照丹;张凯;耿杨;朱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阿丹能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44248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姜书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 身份识别 车载通信模块 虹膜识别模块 人脸识别模块 语音识别模块 中央处理模块 声纹识别 身份认证系统 虹膜 模块识别 用户登录 语音密码 预设条件 人脸 判定 通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载通信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声纹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车载通信模块在用户登录APP后,与APP通讯,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输出第一识别信息;人脸识别模块识别人脸,输出第二识别信息;虹膜识别模块识别人特有虹膜,输出第三识别信息;声纹识别模块识别人特有声纹,输出第四识别信息;语音识别模块识别语音密码,输出第五识别信息;中央处理模块根据第一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第三识别信息、第四识别信息、第五识别信息进行判断,当所有识别均满足预设条件时,判定车载身份识别通过。本发明提高了车载身份认证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车载的手机APP、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声纹识别和密码身份识别系统的车载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保证车辆安全,通常需要对车辆用户身份进行识别。传统的车载身份识别系统一般采用人脸或者声纹识别或者数字密码等单一或者两种结合的方法,这种方式导致识别精准度不高,容易被识别,存在身份识别被破解的风险,进而无法保证车载身份识别系统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通过多种传统技术综合利用,提高车载身份识别系统安全,克服现有车载身份认证系统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身份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车载身份识别系统,所述车载身份识别系统包括:车载通信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声纹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车载通信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声纹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车载通信模块在用户登录移动终端身份识别APP后,与用户移动终端身份识别APP通讯,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输出第一识别信息;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识别人脸,输出第二识别信息;
所述虹膜识别模块识别人特有虹膜,输出第三识别信息;
所述声纹识别模块识别人特有声纹,输出第四识别信息;
所述语音识别模块识别语音密码,输出第五识别信息;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启动APP身份识别,根据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启动人脸识别;根据所述第三识别信息启动虹膜识别;根据所述第四识别信息启动声纹识别;根据所述第五识别信息启动语音密码识别,当所有识别均满足预设条件时,判定车载身份识别通过。
其中,所述车载身份识别系统还包括:LED,所述LED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车载身份识别方法还包括: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获取汽车大灯信息,判断当前属于白天还是夜晚模式,如果是夜晚模式,则启动所述LED,以便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在光线暗的地方对应能够识别人脸及人眼虹膜。
其中,所述车载通信模块包含移动通信和蓝牙通信两部分,用户移动终端身份识别APP授权优先移动通信下发授权命令,如果移动通信信号差则再近距离采用蓝牙通信下发授权命令,以便所述车载通信模块根据所述授权命令,对授权用户通过身份识别,输出第一识别信息。
其中,所述语音密码包括:语音数字密码和/或文字密码。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载身份识别系统,所述车载身份识别系统包括:车载通信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声纹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车载通信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声纹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通讯连接,其中:
所述车载通信模块,用于在用户登录移动终端身份识别APP后,与用户移动终端身份识别APP通讯,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输出第一识别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阿丹能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阿丹能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77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