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侧顶板粘接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6395.6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4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一;朱励芬;汪文斌;唐江;王刚;匡萱;龙宪泽;蒋小林;余启良;史红岩;杨扬;陈火天;罗赞才;李纬;曾琼程;陈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电力机车广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郑俊超 |
地址: | 412005 湖南省株洲***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顶板 粘接 模具 夹具 轨道车辆 外轮廓面 施压板 工装 底座 可拆卸连接 原材料损耗 夹紧固定 金属骨架 人工施工 施工难度 受力均匀 塑质材料 形状造型 有效控制 质量通病 形变 失误率 定型 客室 制作 配合 保证 | ||
1.一种轨道车辆侧顶板粘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施压板(5)、模具(3)、以及夹具(6),所述模具(3)的上部外轮廓面具有和侧顶板(7)相同形状造型,模具(3)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夹具(6)可将施压板(5)夹紧固定于模具(3)上部外轮廓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侧顶板粘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3)包括间隔设置的多块立板(31),每一块立板(31)上部外轮廓面的横截面都具有和侧顶板(7)横截面相同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车辆侧顶板粘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一块施压板(5)横跨模具(3)的左右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车辆侧顶板粘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板(5)横截面为矩形和/或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车辆侧顶板粘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6)为G字夹,包括G形框和螺杆;在模具(3)上开有装夹孔(32),G字夹的G形框下端卡入装夹孔(32)内;
所述G字夹设有多个,分布于模具(3)的前端沿、后端沿,以及模具(3)顶部相距最远的左右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侧顶板粘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一块立板(31)上部外轮廓面均铺设有绒布(9)。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侧顶板粘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31)的上部外轮廓面包括顶部平面(33)、与顶部平面(33)至少一侧衔接的圆滑弧面(3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侧顶板粘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每一块立板(31)底部均设有第一滑轨(35),在底座(1)上对应每一个第一滑轨(35)的位置均设有第一滑槽(11),第一滑轨(35)卡入第一滑槽(11)中且可沿第一滑槽(11)滑动;
在底座(1)上、垂直于第一滑槽(11)方向设有限位挡,所述限位挡设置于模具(3)前后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辆侧顶板粘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包括固定于底座(1)上的第一限位板(2)、活动设置的第二限位板(4);
在底座(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滑槽(11)平行的第二滑槽(12),所述第二限位板(4)底部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二滑槽(12)配合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卡入第二滑槽(12)中,第二滑轨可实现沿第二滑槽(12)滑动或相对第二滑槽(12)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电力机车广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电力机车广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63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伸缩式支撑顶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鲁班榫改良的家具节点支撑榫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