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热脱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4276.7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9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路学喜;李继凤;李海燕;袁安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高新区百世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55/00;C10B57/04;B01D53/00;C10B49/02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热脱附 装置 | ||
1.一种多级热脱附装置,包括炉体(1)、进料管(2)、预热区(6)、干馏区(7)、燃烧区(8)和冷却区(4)和驱动电机,炉体(1)一端与进料管(2)连通,炉体(1)内部由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有预热区(6)和干馏区(7),预热区(6)与炉体(1)内壁之间形成冷却区(4),其特征在于:预热区(6)由若各个对称分布的导热管组成,每个导热管均一端均与转动盘连接并且穿过转动盘,转动盘嵌与炉体(1)内壁上,转动盘与进料管(2)形成空腔,每个导热管另一端均通过单向密封通道与干馏区(7)的进料口固定连接,干馏区(7)为一个圆柱形的腔室,干馏区(7)与输料管道(10)一端固定连接,输料管道(10)另一端穿过炉体(1)与回收装置连接,输料管道(10)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干馏区(7)与炉体(1)内壁之间形成燃烧区(8),干馏区(7)与燃烧区(8)之间设有双向密封通道;转动盘与进料管(2)之间形成的空腔上设有蒸汽出口(3);炉体(1)位于预热区(6)顶端设有烟气出口(5),炉体(1)位于预热区(6)底端设有排渣口(12),炉体(1)出料端安装辅助燃烧器(9),与辅助燃烧器(9)相对一侧的炉体(1)出料端设有燃烧风进管(11)。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热脱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预热区(6)和干馏区(7)在炉体(1)内旋转,驱动电机由可变频率驱动器驱动,速度为0.5~4.0圈/分钟;
2)原料通过进料管(2)进入预热区(6)的导热管内进行预热,预热区的额定操作压力为-7~-3mmWC,预热时间为9~11分钟,预热温度为200~300℃;
3)原料经预热区(6)预热后通过单向密封通道进入干馏区(7)内进行干馏,干馏区(7)的额定操作压力为-50~-30mmWC,原料在干馏区(7)内与热循环固体混合,混合时间为2~4分钟,其中,热循环固体的自身温度为700~800℃,混合后的温度为400~600℃;
4)原料与热循环固体混合温度达到400~600℃后,完成干馏工作,原料中混合的焦炭沉积在热循环固体上,干馏过程产生两种产品,分别为由烃气体和液体馏分构成的烃气流和颗粒状结焦的含碳固体,所述的烃气流通过熟料管道(10)输送至指定的回收装置内,所述的含碳固体通过双向密封通道进入燃烧区(8)内;
5)含碳固体浸提进入燃烧区(8)内进行燃烧,燃烧区(8)额定操作压力为-20~-10mmWC,燃烧区(8)内的燃烧温度为700~800℃;
6)在燃烧区(8)内的燃烧热量不足时,燃烧空气通过燃烧风进管(11)进入燃烧区(8)内,再通过辅助燃烧器(9)对燃烧区(8)进行辅助燃烧工作,使燃烧区(8)的燃烧温度达到700~800℃,燃烧时长为4~6分钟;
7)在燃烧区(8)内燃烧后的固体和烟气进入冷却区(4)内冷却,在燃烧区(8)燃烧的温度较高的固体和烟气与预热区(6)导热管内的原料进行热交换,即燃烧后较高温度的固体和烟气通过管壁想导热管内的原料进行加热,导热管内较低温度的原料对较高温度的固体和烟气进行冷却,冷却时长为11~13分钟;
8)固体和烟气在冷却区(4)冷却到300~500℃时,离开冷却区(4),热交换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蒸汽出口(3)排出,所述的烟气通过烟气出口(5)进入烟气处理系统,所述的固体通过排渣口(12)进入灰尘回力系统;
9)多级热脱附工作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热区(6)和干馏区(7)处于无氧环境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高新区百世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庆高新区百世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42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热载体循环的生物质热解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热解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