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调速器内循环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3684.0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0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东;陈宝寿;王琪华;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艾凌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4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调速器 调速器壳体 输入轴 内循环冷却装置 导体筒 输出轴 调速器壳 冷却结构 冷却水量 冷却效果 冷却效率 散热效果 中部法兰 转子底板 侧面 甩水环 水冷型 体内部 原结构 贯穿 延伸 发热 外部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调速器内循环冷却装置,包括调速器壳体,所述调速器壳体一侧的中部法兰连接有输入轴,输入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调速器壳体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远离输入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调速器壳体的外部,输入轴位于调速器壳体内部的侧面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甩水环和导体筒,导体筒侧面的两端设有转子底板。本发明该永磁调速器内循环冷却装置,创造性的改变了水冷型永磁调速器的冷却结构,提高了永磁调速器的冷却效率,即使在大功率、发热较大的应用场合也有良好的散热效果;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与实用性;与原结构相比,在达到相同冷却效果的同时所需要的冷却水量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调速器内循环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永磁调速(永磁传动)是传动史上的一场革命,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节能降耗的特点很好的应用于现代化工业中,其主要应用于石油、石化、电力、矿山、钢铁、化工、水泥等行业的电机拖动系统节能,永磁调速器主要由三个部件组成:永磁转子、导体转子、调速机构,调节器调节筒形永磁转子与筒形导体转子在轴线方向的相对位置,以改变永磁转子和导体转子耦合的有效部分,即可改变两者之间传递的扭矩,能实现可重复的、可调整的、可控制的输出扭矩和转速,实现调速和节能的目的。
由于调速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人们发明了水冷型永磁调速器,目前现有的水冷型永磁调速器的冷却系统主要结构为冷却水直接对永磁调速器的导体转子外部进行喷淋冷却,达到降温的目的。虽然这种冷却方式结构简单,但是对于较高功率、较大发热量的应用场合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散热。同时由于冷却水只接触导体转子外侧,无法直接对导体转子内部铜环进行冷却,在较大功率,发热量较高的场合需要增加冷却水量来达到散热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永磁调速器内循环冷却装置,冷却效率高,结构简单,便于维护,节约能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永磁调速器内循环冷却装置,包括调速器壳体,所述调速器壳体一侧的中部法兰连接有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调速器壳体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远离输入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调速器壳体的外部,所述输入轴位于调速器壳体内部的侧面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甩水环和导体筒,所述导体筒侧面的两端设有转子底板,两个所述转子底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导体转子,所述输出轴位于调速器壳体内部的侧面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永磁转子和调节器,所述调速器壳体侧面位于输入轴的下方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调速器壳体的内部并连接有布水盒,所述布水盒远离进水管的一侧与甩水环的一侧连通,所述甩水环远离布水盒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导体筒的入水孔,所述进水管位于调速器壳体外部一端的侧面设有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共轴线。
优选的,所述甩水环与转子底板之间设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导体转子与永磁转子之间设有水流通道。
优选的,所述布水盒为L形水盒。
优选的,所述入水孔与水流通道共轴线。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
(1)通过导体转子的离心力将冷却水甩入水流通道,使得冷却水对导体转子上的铜环进行直接散热,创造性的改变了水冷型永磁调速器的冷却结构,提高了永磁调速器的冷却效率,即使在大功率、发热较大的应用场合也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2)通过布水盒与甩水环之间的配合对永磁调速器进行冷却,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与实用性。
(3)与原结构相比,在达到相同冷却效果的同时所需要的冷却水量更低。例如在2000Kw,1490的电机应用场合下,冷却水用量由原来的20m3/h降低为14m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艾凌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艾凌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36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推进系统和用于车辆推进系统的电动机
- 下一篇:油冷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