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聚糖丝胶蛋白复合物整理剂及对棉织物的整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3872.5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7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张晓丽;刘陶;杜兆芳;许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03 | 分类号: | D06M15/03;D06M15/15;C08B37/08;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叶丹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糖 丝胶 蛋白 复合物 整理 棉织物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聚糖丝胶蛋白复合物整理剂及对棉织物的整理方法,复合物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壳聚糖的溶解;2).壳聚糖的氧化;3).整理剂的制备;棉织物的整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棉织物预处理;2).棉织物浸润;3).棉织物后处理;本发明在微波辐射下采用TEMPO氧化体系进行壳聚糖C6改性处理后,与丝胶蛋白共价交联得到新型生态染整助剂,对环境条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受热等环境变化影响;在不添加交联剂时,复合物整理剂直接对棉纤维制品进行处理,赋予其抗菌防皱等功能和良好的功能耐久性,棉制品水洗后丝胶溶失率也得到很好的控制;复合物整理剂对棉制品的功能改性满足了生态性、多功能性和持久性的多重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织物功能整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聚糖丝胶蛋白复合物整理剂及对棉织物的整理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棉纤维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它有很多不可比拟的优点,但也存在抗菌性能、防皱性能差,功能单一,技术含量不高等缺陷。面对高性能和多功能纤维品种层出不穷的今天,人们对棉纤维制品的性能及功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开发棉纤维制品的多重功能改性技术,提高其附加值和性能已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我国传统的天然纤维改性中在改善纤维性能和赋予其功能的同时,由于大量使用了对环境有影响和妨碍人体健康的染化料助剂,其生物降解性差,毒性大,游离甲醛含量高,重金属离子的含量超标,会对天然纤维的原有性能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难以满足生态性和多功能性的双重要求。随着人们对环保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以后,采用生态染整助剂及其加工技术已成为未来天然纤维制品高级染整的发展方向之一。
丝胶蛋白在蚕丝加工过程中大量废弃,是十分宝贵的天然蛋白质资源。丝胶蛋白以其独特的优异性能,例如抗氧化、紫外线保护、吸湿和抗菌活性等,现已在医用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功能性生物膜、表面活性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目前丝胶蛋白在纺织品染整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化学交联剂或添加剂以增强丝胶分子与纤维的结合牢度,从而对环境或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丝胶蛋白易受热或pH值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使用中还存在着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壳聚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可再生、无毒副作用,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良好的天然氨基多糖,在研究角度和实用角度都有着巨大潜力,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在生物、食品、医药、废水处理、纺织、造纸等领域中均有一席之地。但由于其溶解性差的原因而使壳聚糖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拓宽其应用范围,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其进行改性,以期改善其溶解性,其中氧化改性是壳聚糖化学改性方法之一。TEMPO-NaClO-NaBr是一种新兴的氧化体系,对壳聚糖分子中氨基葡萄糖单元的C6位的伯羟基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氧化能力,将其氧化成羧基,从而增加了壳聚糖的溶解性和反应活性。该体系具有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率高等优点,且氧化体系具有可循环性,对环境污染小。在传统的水浴加热的壳聚糖的氧化方法中,其反应的时间比较长,单位时间的生产效率不高的缺点。而微波辐照具有加热反应时间短、加热快且均匀、节能等优点,在微波辐照条件进行氧化反应可大大增加反应速率,并使壳聚糖氧化过程中伴随的降解反应也具有更好的可控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稳定的壳聚糖与丝胶蛋白交联的复合物助剂进行棉织物的抑菌防皱防紫外线等多功能整理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壳聚糖丝胶蛋白复合物整理剂,所述复合物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壳聚糖的溶解:将一定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加入到2~4%(v/v) 的稀乙酸溶液中,在搅拌条件下使壳聚糖完全溶解于稀乙酸溶液,得到质量浓度为3~6%的壳聚糖乙酸溶液,再用0.5mol/L的NaOH溶液加入到以上壳聚糖乙酸溶液中搅拌均匀至中性后进行过滤,再用去离子水多次水洗并过滤,得溶胀状态的壳聚糖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38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