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ZS空腔复合楼板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2035.0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9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曾润忠;金晨;王俊;李康;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33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充模 复合楼板结构 分布钢筋 受力钢筋 空腔 模盒 楼板 钢丝孔 垫块 钢丝 预留 穿透 玻璃纤维增强 石膏空腔模 工期缩短 楼盖结构 综合成本 综合造价 砼楼板 钢量 内模 填埋 施工 浇筑 建造 | ||
一种BZS空腔复合楼板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结构包括填充模盒、模板、垫块、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所述填充模盒上预留至少一个钢丝孔,以便钢丝穿透固定;所述填充模盒的上下部均设置了受力钢筋;所述填充模盒之间设置了分布钢筋;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浇筑砼后形成模板。所述填充模盒作为内模,永久性填埋于砼楼板内。所述填充模盒是玻璃纤维增强石膏空腔模,即BZS模盒。所述BZS模盒上面预留有钢丝孔,以便用钢丝穿透固定;每个BZS模盒四角下面均放置相同高度的垫块。本发明采用BZS空腔复合楼板结构后,可减少楼板砼用量10‑30%,减少楼板用钢量20‑30%,建造总工期缩短10‑15%;大幅减低综合成本,工程综合造价比采用普通楼盖结构建筑低5‑1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BZS空腔复合楼板结构及施工方法,属土建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空腔复合楼板是采用预制的填充模盒为内模,填埋于砼楼板内所形成的复合空腔楼板,填充模盒采用轻质耐火材料预制,施工时起到内模的作用,施工完成后留在楼板内与钢筋砼楼板结构组成空腔复合楼板。BZS模盒是一种预制构件,采用建筑石膏为主材,玻纤增强进行制作(简称BZS模盒)。建筑石膏经环保部门检测认定为“不受限制”的优良建筑材料。但是,在现浇楼板内当内模的石膏模盒施工难度较大。通过对已完成及正在施工中的BZS空腔复合楼板工地的考察,发现成型状况并不理想,易产生蜂窝麻面及模盒上浮位移现象影响观感。而这对于甲方及施工方都是无法接受的,因此,找到一种解决蜂窝麻面及模盒上浮位移现象的施工方法,在治理其前提下可最大限度节约资源,控制经济成本,是一个很有工程应用价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BZS模盒上预留有孔洞结构,以便用钢丝穿透固定;并提供一种施工方法,增强其抗浮能力。
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BZS空腔复合楼板结构,包括填充模盒、模板、垫块、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所述填充模盒上预留有至少一个钢丝孔,以便用钢丝穿透固定;所述填充模盒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了受力钢筋;所述填充模盒之间设置了分布钢筋;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浇筑砼后形成模板;所述填充模盒作为内模,永久性填埋于砼楼板内。
所述填充模盒是玻璃纤维增强石膏空腔模,即BZS模盒;所述BZS模盒为正方形空腔盒式结构;模盒上面预留有钢丝孔,以便用钢丝穿透固定,增强其抗浮能力;每个BZS模盒四角下面均放置相同高度的垫块。
所述钢丝选用14#~16#钢丝。
本发明一种BZS空腔复合楼板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1)选择合适长宽高尺寸的BZS模盒;布置下层钢筋并绑扎钢筋;
(2)设置垫块,每个BZS模盒下垫四块;
(3)在垫块上安放BZS模盒,用钢丝固定不至浮动;
(4)布置上层钢筋并绑扎钢筋;
(5)绑扎抗浮钢筋;
(6)浇捣:洒水→第一层浇筑→振捣密实→第二层浇捣→振捣密实→养护。
所述垫块为立方体混凝土标准垫块,垫在模盒下面的四个角,支撑模盒便于混凝土流入模盒底部,确保混凝土能振捣密实,避免模盒下板底混凝土出现孔洞、蜂窝以及露筋缺陷。
所述浇捣对细密混凝土骨料大小,塌落度大小的控制,骨料大小不得大于30mm,塌落度必须控制在180mm~210mm之间;必须将混凝土放至模盒肋间且防止一次性堆积过多;浇捣必须分层进行,采用跳肋浇筑方式,配合高效振捣,振捣时间充足,看到模盒另一侧有砼溢出,方可振捣下一处。
所述浇捣前要求泥工提前一天浇水,浇混凝土之前再浇水湿透模盒,增大质量防止上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20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叠合板拼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