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组分甲醇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9110.8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1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波;于杨;杨爱军;毛春鹏;仇冬;檀结东;宋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80 | 分类号: | B01J23/80;C07C29/154;C07C31/04 |
代理公司: | 32112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4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焙烧 焙烧器 制备 催化剂 混合硝酸盐溶液 甲醇合成催化剂 恒定 合成气制甲醇 活性组分分布 催化剂本体 高温焙烧炉 无废水排放 操作工艺 打片成型 稳定燃烧 副产物 粘结剂 放入 蒸干 尿素 粒子 破碎 制造 冷却 能耗 | ||
1.一种多组分甲醇合成催化剂,其特征是催化剂的组分为铜-锌-铝-锆-镁,其中催化剂组分以质量计,铜含量为25.0%~60.0%,锌含量为5.0%~35.0%,铝含量为5.0%~30.0%,Zr含量为0.1%~5.0%,Mg含量为0.1%~5.0%。
2.一种多组分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权利要求1所述甲醇合成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为:在硝酸铜、硝酸锌、硝酸铝、硝酸锆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尿素,加入氨或铵溶液调节pH值为7.0~7.2,在80~100℃、鼓风条件下干燥,直至将水分蒸干,在常温下将上述混合物破碎为10~40目的粒子,将粒子转移至焙烧器中,将焙烧器放入焙烧炉中,通入可调节组分和流量的O2/N2混合气,加热,待混合物开始燃烧时,控制焙烧速度和焙烧温度,使物料在恒定温度下稳定燃烧完全,生成黑色固体物,冷却后,将粘结剂和水加入上述煅烧后粒子中,进行打片成型,制得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器通过底座安置在高温焙烧炉中,焙烧物料从物料进口加入,O2/N2混合气从气体入口进入,分别通过气体分布板、不锈钢细网、焙烧器上部的气体分布板和不锈钢细网,尾气通过气体出口排出,设置压力平衡口;通过焙烧器上部温度检测器、中部温度检测器和下部温度检测器测定焙烧器中物料的温度,判断物料状态;当燃烧结束物料慢慢冷却后,从出料口排除物料,细小的物料粉末会沉降在焙烧器底部,通过排渣口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尿素的物质的量为溶液中铜、锌、铝、锆和镁总物质的量的0.5~5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氨或铵溶液为液氨,氨水,硝酸铵,碳酸铵,草酸铵中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片成型时加入煅烧后粒子质量的0.5%~10%的粘结剂和0.5%~3%的水为成型助剂。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石墨、田菁粉、硅藻土或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器气体分布板材质为耐1000℃温度的材料,气体分布板上开有小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器气体分布板的小孔直径为2~5mm。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细网的孔径大于4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91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