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波长荧光即时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8906.1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0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治才;李其昌;许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蓝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即时检测 多波长 分色镜 传送路径 荧光信号 波长 光路模块 照射光 卡舌 检测 医疗器械领域 待检测样本 光学元件 光源产生 驱动机构 荧光检测 反射光 容置槽 透射光 驱动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波长荧光即时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多波长荧光即时检测仪包括具有容置槽的载卡舌、用于驱动所述载卡舌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荧光检测的光路模块。光路模块通过若干个光源产生照射光,各照射光的波长均不相同,并经第一分色镜射向待检测样本从而产生荧光信号,各荧光信号的波长也不相同,各荧光信号通过第二分色镜形成多条荧光传送路径,部分荧光传送路径位于第二分色镜的反射光路上,部分荧光传送路径位于第二分色镜的透射光路上,最后通过相应的光学元件对不同波长的荧光进行接收。本发明实现了多波长荧光即时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波长荧光即时检测仪,还提供一种多波长荧光即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干式荧光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快速医疗检测技术,该技术是以干式荧光测试卡为载体,通过测量光路,条码识别器和测试平台的组合使用,来进行快速医疗检测的一种检测技术。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选择性强、需样品量少和方法简单等优点,在医疗检测中的应用较广泛。
但是,常规的干式荧光免疫分析均以单一波长激发光照射,而对待检测样本进行多种波长激发光照射的需求逐渐增多,然而目前的多波长检测手段,都是通过切换滤光片组,重复几次检测过程,耗费耗时;且滤光片组需要重复定位,其定位精度会受到运动机构限制,其可靠性会由于运动而降低;并且,时间的延长,可能会引起试剂荧光衰减和降解,不利于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波长荧光即时检测仪,同时还提供一种多波长荧光即时检测方法,能够对待检测样本照射若干个不同波长的光源,使待检测样本激发产生出不同波长的荧光,并形成多条荧光传送路径,通过光学元件接收荧光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波长荧光即时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容置槽的载卡舌;
用于驱动所述载卡舌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
用于荧光检测的光路模块,所述光路模块包括具有若干条光源激发通道的光源激发组件、用于形成若干条荧光传送路径的滤色组件以及具有若干条荧光接收通道的荧光接收组件,所述光源激发组件包括第一分色镜以及用于产生照射光的若干个光源,所述第一分色镜布置在各所述光源的照射光路上,所述载卡舌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可移至所述第一分色镜的反射光路上,所述滤色组件布置在所述第一分色镜的透射光路上,所述滤色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接收荧光信号的第二分色镜,所述荧光接收组件包括若干光学元件,各所述光学元件布置在所述第二分色镜的反射光路上和/或透射光路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导轨组件、可沿该导轨组件滑动的滑块以及通过皮带组件与该滑块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皮带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轴上的主动轮、与该主动轮相对设置的从动轮以及紧套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传动皮带,所述滑块与该传动皮带固接,所述载卡舌通过滑块连接板与所述滑块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卡舌包括底壁、后侧壁、左侧壁以及右侧壁,所述左侧壁上沿和右侧壁上沿均具有朝内伸出的卡位部,所述底壁、左侧壁以及右侧壁均布置有导向部,所述左侧壁内侧和/或右侧壁内侧布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底壁顶部端面布置有第二弹性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落卡机构,所述落卡机构包括挡卡板和落卡滑板,所述后侧壁布置有凹口,所述挡卡板包括固定部、连接部以及与该凹口相匹配的挡卡部,所述固定部与挡卡部之间具有供所述载卡舌通行的贯通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激发组件还包括用于会聚各所述光源照射光的合束镜,所述合束镜布置在相应所述光源和所述第一分色镜之间,所述合束镜和所述第一分色镜之间布置有准直透镜,部分所述光源和所述合束镜之间布置有第三分色镜,所述光源激发组件还包括布置在第一分色镜反射光路上的第一凸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蓝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蓝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8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废弃物重金属污染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检测过氧化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