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VA基高分子聚合物轨道交通车辆电缆护套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8340.2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训祥;王兴祥;胡云昌;李贻凤;卢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康利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32 | 分类号: | C08L23/32;C08L61/14;C08L9/02;C08L27/06;C08K13/04;C08K3/34;C08K3/36;C08K3/22;C08K7/26;H01B3/4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9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护套材料 高分子聚合物 轨道交通车辆 煅烧高岭土 电缆护套 锻烧 钙锌复合稳定剂 改性酚醛树脂 纳米二氧化硅 磺化聚乙烯 防火性能 生胶基体 使用寿命 延长电缆 补强剂 防老剂 硅酸钙 抗氧剂 阻燃剂 护套 限位 电缆 陶瓷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VA基高分子聚合物轨道交通车辆电缆护套材料,按照质量分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磺化聚乙烯20~35份,环保钙锌复合稳定剂5~10份,抗氧剂1~2份,煅烧高岭土2~6份,纳米二氧化硅2~7份,改性酚醛树脂7‑35份,硅酸钙10‑20份,阻燃剂5~10份,防老剂7~15份,生胶基体7‑15份;补强剂2‑25份,所述煅烧高岭土经过在锻烧时加入总重量3~8%的陶瓷限位,锻烧温度350~450℃。本发明中EVA基高分子聚合物轨道交通车辆电缆护套材料提高了电缆护套整体的防火性能,延长电缆护套的使用寿命,使得电缆在电缆护套内得到充分的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辆电缆用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VA基高分子聚合物轨道交通车辆电缆护套材料。
背景技术
2014年初,世界人口突破72亿。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担任城市交通主角的汽车产量骤增,从而引发了大中型城市普遍的道路交通拥挤、堵塞等问题。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市区,道路交通所固有的平面交叉、空间冲突等问题难以得到很好地解决,道路交通拥堵对市民的正常出行和经济活动效率产生了严重影响,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公认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是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为广大居民提供快捷、舒适、安全、便捷的交通服务,这是解决城市资源与环境危机的重要措施,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不同型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运量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地铁、轻轨、单轨交通、自动导向及磁悬浮交通等轨道交通的总称。我国最早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明确定义是在1985年的《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当时的定义是:“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属于国家重大的基础设施,具有线路设备与地面隔离、容量大、载客量大、运行准点性好,在城市交通中有巨大的作用巨大,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优良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可追溯至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律师皮尔逊(CharlesPearson)鼓动并投资建设了世界上的第一条地下城市铁路(MetropolitanRailway)。该线路从帕丁顿到弗灵顿,长约6.4km,采用明挖法施工。1863年1月10日正式通车运营。19世纪末,英国的伦敦、道格拉斯,美国的纽约和波士顿,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奥地利的维也纳、法国的巴黎率先修建了地铁[2]。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市出现了第一个商业运行的有轨电车系统,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有轨电车线路总长度达到25000km。30年代,欧洲、日本、印度和我国的有轨电车也有了很大发展。1904年香港开通有轨电车,此后设有租界或成为通商口岸的各个中国城市相继开通有轨电车,天津、上海先后于1906和1908年开通。1957年2月26日,北京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正式投入运营。20世纪初,地铁以其客运量大、速度快、安全性好等优势,在日本城市交通中得到了迅速发展。1927年东京的浅草至上野段2.2公里地铁建成投入使用。我国于1965年在北京开始修建第一条地铁,工程全长19km,1969年通车。
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据日本地下铁道协会统计,2005年全世界已有140个城市建成了地铁、轻轨,线路总长度超过了8620km。截至2006年上半年,中国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长春、大连、重庆、武汉、深圳、南京10个城市21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503.9km。纵观20世纪城市交通的发展历程,先是有轨电车从发展到拆除;然后汽车成了城市交通的主角;到20世纪末,以地铁和轻轨为代表的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又恢复了它的主导地位。进入21世纪,各国利用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线路联合构建高速交通网,来解决城市紧张交通运输问题,是城市交通的现代化标志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康利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康利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83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