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耐高温充电桩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36447.3 | 申请日: | 2018-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9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郑乐燕;芦泽军;张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格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万利 |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太阳能 发电 耐高温 充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耐高温充电桩,包括上壳体、充电桩本体、用以架设充电桩本体的隔板、排气系统、冷却液箱和升降装置;充电桩本体设置在上壳体内,排气系统能够将充电桩本体产生的热量排送至冷却液箱中,上壳体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动板以使外界自然风能够进入到上壳体内对充电桩本体进行散热,升降装置设置在冷却液箱的能够带动本发明升降。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将电动汽车充电桩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吸收,防止充电桩过热导致装置损坏而发生危险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在本发明未使用时下降到地面下以解决占用公共空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桩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耐高温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靠电力驱动,相对于普通的燃油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因此当今各国政府都在大力推行电动汽车发展,相应的,用于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桩现在也在大力发展,同时充电桩为电动汽车的充电速率也越来越快,充电速度快就需要充电桩有较大的功率,而功率越大发热现象越明显,若充电桩没有效果良好的散热装置势必会造成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充电桩设置在地面会占用大量的公共区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耐高温充电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耐高温充电桩,包括上壳体、充电桩本体、用以架设所述充电桩本体的支撑板、排气系统、冷却液箱和升降装置;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内的下方,所述支撑板上分布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充电桩本体架设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排气系统包括用于吹风第一风机、用于吸气第二风机、用于吸气的第三风机和用于吸气的第四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内的顶部的一侧,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内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风机同侧,所述第三风机也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内侧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二风机的下方,所述第四风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下方且正对所述第一风机;所述冷却液箱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下方并于其连通;所述上壳体包括第一组件和和第二组件,若干个第一组件首尾连接将所述充电桩本体围设在其内,所述第二组件设置在若干个所述第一组件的顶部以将所述充电桩本体完全包裹,所述第一组件表面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动板;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下壳体、气缸和伸缩杆,所述下壳体位于所述冷却液箱的下方,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底部,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液箱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箱底部连接有伸缩导流管,所述伸缩导流管远离所述冷却液箱的一端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且且伸缩导流管与两者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用以排出所述冷却液箱内冷却液的小型泵。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箱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棍和搅拌叶,所述搅拌棍的两端与所述冷却液箱的两相对内壁连接,所述搅拌叶设置在所述搅拌棍上并沿搅拌棍的轴向连续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件包括框体、转动板、转轴和挡板,所述转动板设置在所述框体内且连续设置,所述转轴穿过转动板且转轴的两端与所述框体连接以使所述转动板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转动板的下方且挡板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顶部的第二组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风力和风向的风力传感器,所述风力传感器与所述转轴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力传感器上方设置有用以太阳能发电的太阳能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包括位于中部的隔板和用于安装所述第四风机的透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透气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沿所述冷却箱延伸且与所述隔板垂直的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板和挡板有两组,两组透气板和挡板向所述隔板对称设置在隔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系统有两组,两组排气系统沿所述充电桩本体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格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未经宁格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64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