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砂中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3599.8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2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格丽;方云辉;柯余良;郭元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96 | 分类号: | G01N30/9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姜谧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砂中 硫酸 离子 含量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砂中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海砂过筛,得海砂过筛物质,为海砂样品;(2)海砂样品预处理;(3)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4)离子色谱分析与结果计算;本发明采用超声、振荡、离心对海砂样品进行预处理,通过超声振荡离心的多重作用,使海砂中的硫酸根离子充分溶解在溶剂中,操作步骤简单、快速,测试效率高。本发明以无机酸为溶剂,使得海砂中的硫酸根离子全部溶解出来,避免测量误差,使得测试结果真实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砂中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建设规模的不断壮大,使得建筑用砂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河砂受资源和环境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建筑用砂的需求,海砂就成为了建筑用砂的重要部分。海砂,作为仅次于石油天然气的第二大海洋矿产,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原材料,在大型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海砂中含有氯盐、硫酸盐等多种盐分,海砂应用于混凝土细骨料中,这些组分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标准,如我国现行的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和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对建筑用砂及检测方法都提出了规范性指导和要求。
海砂的滥用使得海砂建筑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未经淡化的海砂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氯盐、硫酸盐和贝壳等,它们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不同方面不同性能上产生不良的影响。硫酸盐的存在对混凝土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般认为硫酸盐会与水化水泥浆体中的某些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钙矾石、石膏等膨胀性产物,似的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而引起混凝土的膨胀、开裂、剥落,甚至是混凝土的解体;另一方面是因为盐类物质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会发生结晶膨胀,从而引发混凝土发生体积稳定性的问题,也会导致混凝土的崩裂。硫酸盐腐蚀是混凝土工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会加速钢筋的腐蚀,减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属于物理和化学的双重腐蚀。因此有必要对海砂中的硫酸盐进行测试。目前硫酸根常见的测试方法有硫酸钡重量法、EDTA容量法、茜素红法、比浊法、比色法等。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和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中对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的检验是利用硫酸钡重量法,较为耗时,而且测试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海砂是一种不溶性固体样品,海砂中的硫酸盐被包裹在海砂中。分析水不溶性固体中的硫酸盐离子,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提取出目标组分硫酸盐离子,将其转移到水溶液中,然后对其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海砂中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试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海砂中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海砂过筛孔尺寸为150~170μm的筛,得海砂过筛物质,为海砂样品;
(2)海砂样品预处理:准确称取5.0000~10.0000g海砂样品,加入30~70mL的无机酸,超声振荡器上超声振荡10~20min,然后于2000~5000r/min离心10~30min,取上层清液过0.22μm的水相滤膜,得到待测样品;
(3)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从1000mg/L的SO42-标准储备溶液中移取0.00、2.00、4.00、6.00、8.00和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以超纯水稀释、定容至刻度,摇匀,置于离子色谱仪上进行测试,利用峰面积和溶液浓度的关系,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4)离子色谱分析与结果计算:将步骤(2)制得的待测样品置于离子色谱仪中进行测试,平行测试若干次后取平均值,带入步骤(3)所得到的标准曲线中,得到待测海砂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然后根据公式得到待测海砂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其中
C为待测样品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单位是μ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3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