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核验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2920.0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4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罗思强;陈伟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军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徐丽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合 人脸识别 可见光图像 数据库 灰度图像 采光 核验 预存 存储 图像 身份合法 精准度 身份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核验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待检目标的可见光图像和灰度图像;以当前采光情况为依据,在数据库中获取与当前采光情况相对应的第一对比阈值和第二对比阈值;判断可见光图像和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预存图像之间的第一重合率是否大于第一对比阈值;若第一重合率大于第一对比阈值,则判断灰度图像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二预存图像之间的第二重合率是否大于第二对比阈值;若第二重合率大于第二对比阈值,则确定待检目标的身份合法。可见,实施上述的方法能够提高人脸识别的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核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也随之不断的进步,在这其中,人脸识别技术发展的尤为迅速。人脸识别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人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因此在身份识别和验证的方面,人脸识别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在实践中发现,人脸识别技术虽然发展的十分迅速,但是还是因出现时间尚短而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准确度的问题则是人脸识别技术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核验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人脸识别的精准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参照权利要求修改)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核验方法,所述身份核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检目标的可见光图像和灰度图像;
以当前采光情况为依据,获取与所述当前采光情况相对应的第一对比阈值和第二对比阈值;
判断所述可见光图像和预先存储的第一预存图像之间的第一重合率是否大于第一对比阈值;
若所述第一重合率大于第一对比阈值,则判断所述灰度图像与预先存储的第二预存图像之间的第二重合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对比阈值;
若所述第二重合率大于所述第二对比阈值,则确定所述待检目标的身份合法。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判断出所述第二重合率大于所述第二对比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紫外光为依据,判断所述待检目标是否为活体;
若为活体,则执行所述的确定所述待检目标的身份合法的步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以紫外光为依据,判断所述待检目标是否为活体的步骤,包括:
获取第一紫外图像548C第二紫外图像;
判断所述第一紫外图像和所述第二紫外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活体图像标准;
若符合,则判定所述待检目标为活体,并执行所述确定所述待检目标的身份合法的步骤;
若不符合,则输出用于提示身份不合法的警报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判断出所述第一紫外图像和所述第二紫外图像符合预设的活体图像标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所述第一紫外图像和所述第二紫外图像为依据,生成立体人脸图像;
判断所述立体人脸图像和预设立体人脸图像的第三重合率是否大于预设的重合率阈值;
若大于,则执行所述确定所述待检目标的身份合法的步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获取待检目标的可见光图像和灰度图像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可见光图像包括的人脸图像在所述可见光图像中的第一面积占比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面积比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军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军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2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