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隧道支护的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2078.0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9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温巧生;王旭峰;何阳超;余海明;阳翔;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杆 管体 外壁 注浆 小导管 管体内部 管体外壁 隧道支护 注浆口 管件 伸入 技术方案要点 推杆 地质 成双螺旋 方形螺旋 泥浆流动 推动支杆 地质层 贴合面 凸出的 圆锥面 中空的 挡块 滑插 孔壁 锥状 连通 抵触 伸出 体内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支护的管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中空的管体,管体一端设有注浆口,管体的外壁上设有凸出的支杆,支杆开设有与管体内部相连通的注浆一孔,支杆沿着管体的长度方形螺旋形布置,支杆朝向地质层的一端为锥状。管体的外壁开设有与管体内部连通的注浆二孔,注浆一孔与注浆二孔成双螺旋轨迹布置于管体外壁,支杆滑插于管体,支杆上固定抵触于管体外壁以限制支杆回缩的挡块,支杆伸入管体内的一端开设有朝向注浆口的斜面,推杆的伸入管体的端部设有以斜面为贴合面推动支杆伸出的圆锥面,达到利用突出于小导管外壁的支杆,将小导管支撑在地质孔的中心,使得小导管的外壁与地质孔的孔壁之间具有充足的泥浆流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挖掘用支护构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支护的管件。
背景技术
在隧道超前支护工程施工中,采用小导管超前支护体系,对防止坍塌、提高围岩稳定性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现检索到一篇关于小导管的专利文件,其公告号为CN 202165095 U,其专利名称为一种隧道注浆止浆装置,该方案中公开了小导管中开设注浆口,当小导管插入地质层之后,由于小导管的外壁与土壤贴合,两者之间给到混凝土的流动空间较小,小导管与地质层之间的粘合强度有所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隧道支护的管件,达到利用突出于小导管外壁的支杆,将小导管支撑在地质孔的中心,使得小导管的外壁与地质孔的孔壁之间具有充足的泥浆流动空间。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隧道支护的管件,包括中空的管体,管体一端设有注浆口,管体的外壁上设有凸出的支杆,支杆开设有与管体内部相连通的注浆一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设计中管件在使用时,需要在地质层中先开设安置孔,然后管件再伸入到安置孔内进行注浆。
与传统的小导管主要区别在于,本设计中支杆对管体进行支撑;支杆在管体与地质层中所形成的间隔,给泥浆的流动提供足够的流动空间,故泥浆层对地质层与管体两者之间的粘结面有所增加,提高了地质层与管体的粘结牢度,使得隧道上方的路基不易坍塌。
支杆还在凝固后的泥浆层中充当骨架的作用,使得注浆后的泥浆柱其整体结构强度有所大幅度的上升,隧道上方的路基不易坍塌。泥浆是指混凝土浆。
故支杆的存在从增加浆层粘结面积与增加泥浆层骨架结构强度两个角度使得隧道上方路基不易坍塌。
较佳的,支杆沿着管体的长度方形螺旋形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旋形结构的稳定性强,增加支杆对管体的结构强度。还有一点就是管体在进入地质层的容置孔中,势必会发生一定的旋转,螺旋布置使得管体圆周上均匀布置有支杆,支杆能够对管体进行稳定的支撑,有效避免了支杆集中在一处而导致管体首尾摆动的情况发生,使得管体在地质层内放置、注浆步骤更加顺畅便捷。
较佳的,支杆朝向地质层的一端为锥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状是为了增大支杆对地质层的压强,增加支杆对下方地质层的插入深度,使得放置在地质层中管体可以更加的稳定,在后期注浆时,管体不易因为泥浆的冲击而大幅度滚动,有利于注浆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较佳的,管体的外壁开设有与管体内部连通的注浆二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浆二孔和地质层的土层间隔较大,故注浆二孔喷出的泥浆比注浆一孔喷出的泥浆其流动性更佳,在注浆二孔配合喷泥作用下,泥浆可以快速填充至管体内外,可大幅的提高注浆效率。
较佳的,注浆一孔与注浆二孔成双螺旋轨迹布置于管体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螺旋结构,使得两孔在喷浆时彼此的重合位置较少,管体外壁可快速完成注浆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20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