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量测离心力的结构角加速度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7601.0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5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波;杨凯;梅润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15/00 | 分类号: | G01P15/00;G01L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潘迅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离心力 结构 角加速度 测量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动态量测离心力的结构角加速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角加速度测量装置包括内部核心装置(2)、外壁封装罩(3)及数据采集处理模块(12);内部核心装置(2)通过外壁封装罩(3)固定在所测结构外表面(1),内部核心装置(2)与数据采集处理模块(12)相连,外壁封装罩(3)用于保护内部核心装置(2),并限制实心球(4)的位移,使其只能沿装置纵向运动;
所述的内部核心装置(2)包括实心球(4)、刚性块体(5)、柔性块体(6)、应变片(7)、侧向限位连杆(8)、滑轮(9)、轨道(10);所述的实心球(4)为球形实体,其材料特性均匀,质心在球心处;实心球(4)与外壁封装罩(3)内壁和刚性块体(5)均为点接触,实心球(4)可自由活动,但受限于外壁封装罩(3)和刚性块体(5),在未受外力的状态下相对于外壁封装罩(3)处于固定的状态;所述的刚性块体(5)一端与实心球(4)点接触,其相对的另一端与柔性块体(6)的一端连接,用于传递实心球(4)与柔性块体(6)之间的力;所述的刚性块体(5)另外两端通过侧向限位连杆(8)与滑轮(9)连接,滑轮(9)限制在轨道(10)上,轨道(10)固定在外壁封装罩(3)内壁,保证刚性块体(5)在受力的情况下能够自由移动;所述的柔性块体(6)的另一端固定在外壁封装罩(3)的右侧内壁,作为受力基体;应变片(7)固定在柔性块体(6)表面,且与数据采集处理模块(12)相连,用于检测柔性块体(6)的应变,通过计算得到结构扭转时实心球(4)产生的离心力。
2.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测量结构角加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结构角加速度测量装置固定在所需测量的结构外表面(1);若以装置中实心球(4)为头部,则头部都面向结构的扭转中心;
第二步,结构角加速度测量装置在扭转情况下,由于实心球(4)离心力的存在,使得实心球(4)作用于刚性块体(5),由于理想的刚性块体(5)不会变形,故将力传递给柔性块体(6),柔性块体(6)受力挤压后产生的应变由应变片(7)测出,由应变片(7)所得的应变ε得到离心力大小:
F=ε×E×A (1)
其中,E为装置里的柔性块体(6)的弹性模量;A为装置的柔性块体(6)与实心球(4)点接触所在面的横截面面积,即为装置柔性块体(6)的横截面面积;ε为柔性块体(6)的应变,并且ε=ε测-ε0,其中ε测为直接测得的柔性块体(6)的应变,ε0为由于结构表面不平整引起的柔性块体(6)的初始应变;
第三步,将瞬态角加速度的测量转化为动态离心力的测量,计算结构扭转的角速度ω:
其中,m为实心球(4)的质量,ω为结构扭转的角速度,同时也是实心球(4)随结构扭转的角速度;r为结构扭转中心与实心球(4)球心的距离;F为实心球(4)的离心力;
第四步,利用(6)式计算结构转动的角加速度α,即
其中t1、t2为任意的两个无限接近的时刻,ω1、ω2为t1、t2时刻分别对应的结构扭转时的角速度;
综合以上四步,可直接得出:
其中α为结构的瞬时角加速度,ε1、ε2为t1、t2时刻分别对应的柔性块体的应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76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