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植食性害螨的复方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6230.4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2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义娟;蒋钦友;季香云;蒋杰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43/08 | 分类号: | A01N43/08;A01N43/40;A01P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徐红银 |
地址: | 2014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螨剂 原料药 制备方法和应用 复方杀螨剂 植食性害螨 常规辅料 内酯 环境友好型 活性化合物 原料药总量 当归内酯 藁本内酯 蓖麻碱 丁烯基 丁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植食性害螨的复方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杀螨剂是由原料药与常规辅料组成,所述原料药的质量占杀螨剂质量的0.05%‑99%,所述常规辅料占1%‑99.95%,其中所述原料药包括如下组分构成:丁基酞内酯5~45%;丁烯基酞内酯5~30%;藁本内酯5~40%;当归内酯0~40%;蓖麻碱0~25%。上述组分为所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总和为100%。本发明采用多种来源于植物的天然活性化合物制成,以获得高效、环境友好型杀螨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杀螨剂技术领域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含有内酯类化合物用于控制植食性害螨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植食性害螨因其种类繁多、繁殖速度快、适应性强、分布广泛等特点,是公认的最难防治的世界性有害生物类群。因植食性害螨一般体型微小,作物受害初期常常无明显的被害状,因而往往被忽视,只有在虫口增多,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时才易引起重视。该类害螨主要以机械破坏植物的营养器官-叶子为主,它们以锐利的口针刺入叶片组织,取食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液而对植物造成损害,致使植物的抗旱性下降、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不均衡等,使植物表现出干枯落叶、生长停滞或延缓。最终将导致植物的果实、种仔、块根、纤维等产量和质量的下降,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该螨类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合成农药,像如:哒螨灵、螺螨酯等等。然而化学合成农药的长期使用带来的环境安全、食品安全以及抗药性等问题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杀螨剂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申请“油酸乙酯的用途及油酸乙酯杀螨剂”(申请号:201510351264.6),该专利使用油酸乙酯制成各种常规剂型用于植食性螨类的控制,该杀螨剂不仅具有较高的防效,且油酸乙酯是一种天然物质,易于降解,可减少了农药残留,缓解了由于农药的施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然而,由于农药单剂存在本身的局限性以及为达到增加防效以及兼治效果,农药的复配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有内酯类化合物用于控制植食性害螨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采用多种来源于植物的天然活性化合物制成,以获得高效、环境友好型杀螨剂。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植食性害螨的复方杀螨剂。其中,所述植食性害螨可以是朱砂叶螨、二斑叶螨、橘爪全螨、山楂叶螨等植物害螨。
具体的,所述控制植食性害螨的复方杀螨剂是由原料药与常规辅料组成,所述原料药的质量占杀螨剂质量的0.05%-99%,常规辅料占1%-99.95%,其中所述原料药包括如下组分构成:
丁基酞内酯5~45%;
丁烯基酞内酯5~30%;
藁本内酯5~40%;
当归内酯0~40%;
蓖麻碱0~25%。
上述组分为所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总和为100%。
优选地,所述藁本内酯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37%。
优选地,所述蓖麻碱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2~25%。
优选地,所述当归内酯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30%。
优选地,所述丁基酞内酯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8~30%。
优选地,所述丁烯基酞内酯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62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