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含油脂木材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6012.0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8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超霖;徐荣桃;徐展鹏;陈岱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阳市荣轩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M1/08 | 分类号: | B27M1/08;B27K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合谱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0 | 代理人: | 唐燕;张刚 |
地址: | 322104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含 油脂 木材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油脂木材的处理方法,包括将所述木材送至真空干燥设备进行干燥预处理;以第一升温速率提升所述真空干燥设备内温度至第一预设温度上限;以第二升温速率提升所述真空干燥设备内温度至第二预设温度上限,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上限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上限;以及关闭真空干燥设备将经缓慢冷却后的所述木材安置于通风处,待排出至木料截面处的油脂凝结风干后除去油脂物;通过在真空干燥箱中缓慢升高温度,在保留大部分油脂的前提下实现了油脂的合理调配。通过上述方法实现在保留大部分油脂的前提下实现了油脂的合理调配,使木材色泽均匀鲜亮美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材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含油脂木材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油脂,木材中的“油”,它与生俱来,是一种树脂。油脂历来是判断一块木材好坏的重要指标,木材油脂含量越高,触摸时越有润滑感,平滑耐磨,不易开裂,呈现家具亮泽的一面。红木富含油脂,制成的红木家具材料质地坚硬、色泽柔美,因此红木材质通常能够保存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且能够保持红木原木本身的色泽。红木是木料中密度较高的一类,含有较丰富的油脂和矿物质,因而通常呈现为深紫褐色,甚至部分矿物质富集段接近黑色。但在加工富含油脂的木材时,丰富的油脂往往会影响木材的加工特性和表面质量,降低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束缚了该类木材的使用范围。
现有的木料通常进行烫蜡、煮蜡、注蜡等化学处理方法,使得木料和制成的家具颜色深化为纯黑色,导致了木料与传统红木的颜色差异大。传统色泽处理方法,往往采用化学试剂进行,典型文献是授权公告号为CN 102756408B的发明专利《一种木材高端化的改性方法》,通过染料和合成树脂对普通木材进行浸渍处理,尽管木材外表色泽改善,但是并不适用于高端木材本身色泽的呈现,而且化学物质的使用覆盖了木料等红木原有的特性和气味,并对人体有害。典型文献还有授权公告号为CN 103586949B的发明专利《硬杂木缺氧高温处理仿功能红木工艺》,通过选用木材纹理特征与红木相似的硬杂木作为材料,利用乙酸铁、乙酸镍和硝酸铁混合配置的化学制剂浸注木材表面,再进行缺氧高温及微孔化处理,使其外观颜色类似红木,但是该种方法利用了多种化学物质使其附着在木材表面,呈现的其实是外部化学物质在木材表面的颜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采用外部化学材料,有效提升木料色泽的富含油脂木材的处理方法,具体包括:
一种富含油脂木材的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述木材送至真空干燥设备进行干燥预处理;
S2,以第一升温速率提升所述真空干燥设备内温度至第一预设温度上限;
S3,以第二升温速率提升所述真空干燥设备内温度至第二预设温度上限,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上限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上限;;
S4,关闭真空干燥设备,将经缓慢冷却后的所述木材安置于通风处,待排出至木料截面处的油脂凝结风干后除去油脂物;
S5,将所述除去油脂物的木材移至温控室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冷热交替处理。
优选的,所述富含油脂木材的处理方法中,所述第一升温速率小于第二升温速率。
优选的,所述富含油脂木材的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S1包括将所述木材送至真空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所述真空干燥设备温度设定为(40~60)℃,将木材含水率控制至10%~13%;
优选的,所述富含油脂木材的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S2的第一升温速率为 (1~30)℃/24h,第一预设温度上限为(70~99)℃。
优选的,所述富含油脂木材的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S3的第二升温速率为 (1~45)℃/24h,第二预设温度上限为(100~115)℃。
优选的,所述富含油脂木材的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S2的真空干燥设备内升温至第一预设温度上限耗时2天~1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阳市荣轩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东阳市荣轩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60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