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4734.2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2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强;韩建国;马骥;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板 灯板驱动模块 走线 灯板 直下式背光模组 避让结构 背光模组 第二表面 显示终端 电连接 第一表面 阵列排布 薄型化 功能板 后壳 减小 申请 收容 一体化 电视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终端,该背光模组包括灯板,灯板的第一表面设置有阵列排布的LED灯,灯板的第二表面设置有LED灯的走线端子和/或灯板驱动模块,LED灯与走线端子、灯板驱动模块之间电连接,走线端子用于对外电连接;背板,背板位于灯板的第二表面侧,背板上设置有避让结构,走线端子、灯板驱动模块位于避让结构内。本申请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将走线端子、灯板驱动模块设置于灯板的一表面,并收容于背板的避让结构内,使得LED灯与走线端子和/或灯板驱动模块一体化,降低了功能板在背板上的面积占比,增大了背板的外观区域,背板可作为后壳使用,从而大大减小了背光模组的厚度,实现了电视薄型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晶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液晶电视因其色域广、寿命长、环保节能、超薄美观受到广泛的使用,因液晶电视的广泛使用,各商家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追求超薄的外观成为各商家的竞争手段。
如图1为现有直下式液晶电视的结构示意图,传统的直下式液晶电视包括背光模组、设置于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上的液晶面板70以及用于夹置液晶面板70的胶框60与前框80,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反射片30、扩散板40、膜片50等,其中,背板上设置有多个灯条板21,灯条板上设置有走线端子,灯条板21通过走线端子与背板1上的灯条板驱动模块电连接,灯条板驱动模块用于对灯条板进行驱动控制,灯条板驱动模块控制灯条板21发出光线后,经扩散板40、膜片50后光线变得均匀、一致,然后均匀地照射到液晶面板70上,从而实现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照明的作用。为控制灯条板21的亮灭,背板1的背部设置有灯条板驱动模块,各个灯条板21通过导线与灯条板驱动模块连接。其中,随着灯条板上灯的尺寸越来越小,LED颗粒直径可在1mm级别,高度0.5mm,对于超薄直下式液晶电视来说,如厚度在5mm以内级别,走线端子的尺寸大于灯的尺寸,走线端子的尺寸成为限制背光模组厚度的因素。
同时由于高端直下式背光模组灯颗数较多,LED灯的尺寸越来越小,亮度/色域/分区数指标要求较高,引起产品功率较高,进而引起灯条板数量较多,灯条板与灯条板驱动模块之间的电路走线数量较多,造成背板背部的灯条板驱动模块面积较大,再加上背板上的电源板、主控板等功能板,使得背板背部的驱动板等功能板布局时占据背板面积较大比例,通常在60~70%以上,导致此部分背板区域无法直接裸露作为外观,可以作为外观的区域比重过小不美观,为了遮住不美观背板及走线,通常直接用大后壳方式直接包裹住全部背板,如此导致背光模组整体较厚,无法实现电视薄型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终端,以解决目前背光模组整体较厚,无法实现电视薄型化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
灯板,所述灯板的第一表面设置有阵列排布的LED灯,所述灯板的第二表面设置有所述LED灯的走线端子,所述LED灯与走线端子之间电连接,所述走线端子用于对外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所述灯板的相对两个表面;
背板,所述背板位于所述灯板的第二表面侧,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走线端子的避让结构,所述走线端子位于所述避让结构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灯板,所述灯板的第一表面设置有阵列排布的LED灯,所述灯板的第二表面设置有所述LED灯的走线端子和灯板驱动模块,所述LED灯和所述走线端子、所述灯板驱动模块之间电连接,所述走线端子用于对外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所述灯板的相对两个表面;
背板,所述背板位于所述灯板的第二表面侧,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灯板驱动模块和所述走线端子的避让结构,所述走线端子和所述灯板驱动模块位于所述避让结构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4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抬头显示装置的背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