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量子保密通信的配用电通信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16999.8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0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宋彦斌;赵冲;李温静;吴庆;陈熹;杨力帆;何尚骏;候功华;鄢志平;张智威;陈闽林;郑立志;蒋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B1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芊雨;李秀琴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量子 保密 通信 用电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保密通信的配用电通信系统及方法。该配用电通信系统的第一量子密钥生成设备与第二量子密钥生成设备共同协商生成量子密钥;量子密钥管理设备对所述量子密钥进行存储和管理;第一量子密钥生成设备通过在线方式向配用电通信系统的终端加密模块分发量子密钥,量子密钥移动存储设备通过离线方式向该终端加密模块分发量子密钥,该终端加密模块通过所述量子密钥对该配用电终端的配用电业务的数据进行加解密;主站加密模块通过量子密钥对通过身份认证的配用电业务的数据进行加解密。该基于量子保密通信的配用电通信系统及方法、量子技术改造方法能够在配用电通信系统中对量子密钥进行在线分发和离线分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电力安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量子保密通信的配用电通信系统及方法、量子技术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等智能化业务系统对配用电业务信息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较侧重于软硬件集中部署的主站系统,由于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等业务系统部署了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的各类业务终端、通信终端,存在着点多面广、环境开放等特点,其安全防护措施相对薄弱,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增强,信息泄露、篡改伪造、旁路控制等风险加剧,攻击者能够通过终端迂回攻击主站,造成更大范围的安全威胁。
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利用量子不确定性原理与量子态不可复制的特性进行安全密钥分发,攻击者无法测量和复制密钥(量子态),且一旦进行窃听即会被发现,具有比传统密钥分发机制更高的安全性,量子保密通信通过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可以实现点对点方式的安全经典通信,由物理学基本原理来保证密钥分配过程的无条件安全性,从而建立安全的通信密码,是目前实用化程度最高的量子技术。
现有的量子通信技术应用方案是通过建设专用的光纤量子信道及量子密钥生成设备来进行密钥协商,得到量子密钥,在量子密钥分发环节,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通过光纤量子信道进行量子密钥在线分发,另一种是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离线分发,目前的方案都只是应用了其中一种,因此无论是哪一种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均存在自身的应用局限性。随着配用电系统建设的发展,光纤敷设的范围越来越广,许多变电站内都具备光纤节点,现有方案均没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何提供一种量子密钥在线分发和离线分发相结合的量子密钥分发模式是本发明的关注点。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量子保密通信的配用电通信系统及方法、量子技术改造方法,其能够在配用电通信系统中对量子密钥进行在线分发和离线分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6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