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卷绕弹簧及其升降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12233.2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1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曲工;徐香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10 | 分类号: | F16F1/10;F16F1/12;F16M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融智邦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5 | 代理人: | 吴强 |
地址: | 225321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卷绕 弹簧 及其 升降 支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卷绕弹簧及其升降支架,涉及卷簧技术领域,多层卷绕弹簧由n片紧密贴合的弹性金属片卷绕而成,每片所述弹性金属片均包括拉伸连接部、活片部和呆卷部;部分或者全部所述弹性金属片上的连接结构为半限定结构,半限定结构在弹性金属片的展开或者卷起的方向上设置有活动余量;在多层卷绕弹簧展开或卷绕过程中,设置有半限定结构的弹性金属片所述拉伸连接部在活动余量范围内相对于所述被连接部件可滑动设置。本发明提供结构简单,支撑力更强,可以有效避免了卷绕弹簧卷筒部若干片弹性金属片间的错动,从而有效解决了卷绕弹簧的拱起现象,大大提高了多层卷绕弹簧的使用寿命,使得多层卷绕弹簧的推广应用得到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层卷绕弹簧及其升降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屏通常通过升降支架支撑,升降支架包括立柱和升降座,显示屏通过升降座高度可调地设置在立柱上。
立柱和升降座之间设置有定力弹簧(卷绕弹簧的一种),通过定力弹簧,可以实现显示屏在高度调节时的随停。
为了实现立柱的超薄化发展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尝试着采用多层卷绕弹簧来代替现有的单层的定力弹簧,从而有效减少立柱中定力弹簧的空间占用,进而实现立柱的超薄需求。
然而,多层卷绕弹簧的使用寿命非常短,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内层金属片拱起的现象,内层金属片一旦发生拱起,该多层卷绕弹簧则无法继续正常使用,不得不更换该弹簧,由此增加维护成本的同时,使得客户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卷绕弹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层卷绕弹簧的使用寿命非常短,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内层金属片拱起的现象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上述多层卷绕弹簧的升降支架,该升降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超薄,并且使用寿命更长、维护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层卷绕弹簧,所述多层卷绕弹簧由n片紧密贴合的弹性金属片卷绕而成,其中,n为大于2的自然数,或者,所述多层卷绕弹簧由2片弹性金属片紧密贴合卷绕而成,即n等于2;
每片所述弹性金属片均包括:不参与卷绕和展开、始终保持初始状态的拉伸连接部(所述多层卷绕弹簧卷起到极限位置后,拉伸连接部为弹性金属片卷绕部分的最外层或者最外一圈向外延伸部分),参与卷绕和展开的活片部,以及不参与拉伸、始终保持卷绕状态的呆卷部(呆卷部的卷绕圈数通常不小于一圈,特定情况下小于一圈);
所述拉伸连接部、活片部和呆卷部自展开方向上依次设置;
n片所述弹性金属片中包括第i金属片,第i金属片为在所述呆卷部部位由外向内顺序数的第i个所述弹性金属片,其中,1≤i≤n;
所述拉伸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与被连接部件连接的连接结构;
部分或者全部所述弹性金属片上的所述连接结构为半限定结构,所述半限定结构在弹性金属片的展开或者卷起的方向上设置有活动余量;
在所述多层卷绕弹簧展开或卷绕过程中,设置有半限定结构的弹性金属片所述拉伸连接部在活动余量范围内相对于所述被连接部件可滑动设置。
使用时,所述多层卷绕弹簧的所述拉伸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被连接后,部分或者所有弹性金属片的所述拉伸连接部之间可沿展开或者卷起方向相对滑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n为不大于7的自然数。
进一步地,设置有所述半限定结构的所述弹性金属片的数量为1到n-1片。
进一步地,第1金属片(即最外层金属片)的拉伸连接部与所述被连接部件固定连接,其他弹性金属片的拉伸连接部在所述活动余量范围内可相对于被连接部件可滑动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2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芯体
- 下一篇:一种基于车内噪声目标值的动力吸振器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