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肥稻田虾养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08833.1 申请日: 2018-07-02
公开(公告)号: CN110663599A 公开(公告)日: 2020-01-10
发明(设计)人: 吴艳蓉;杜德新;李良玉;魏文燕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硕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K61/59 分类号: A01K61/59;A01K61/13;A01G22/22;A23K50/80;A23K10/30;A23K10/37;A23K20/28;A23K10/20;A23K10/22;A23K10/26;A23K10/14;A23K10/12;A23K20/16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123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投放 稻田 虾苗 龙虾 沉水性水生植物 生存率 水草覆盖率 天然有机肥 枯叶 稻田养虾 浮生植物 田坎加固 枯枝 沟边缘 流状态 虾饲料 虾养殖 成虾 浮头 换水 加水 清田 挖沟 增肥 种植 捕捞 消毒 饲养 生长 养殖 死亡 检查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增肥稻田虾养殖方法,其先对稻田进行挖沟、田坎加固、清田、消毒,再在稻沟内种植沉水性水生植物、在稻沟边缘种植浮生植物,使稻田有30%~40%以上的水草覆盖率;然后依次投放枯枝枯叶作为食物、投放天然有机肥肥田、投放虾苗;虾苗投放后需要每25~30天投放一次虾饲料;期间,需全天开启加水换水措施,使稻田内水处于微流状态,每天巡田,看是否有虾浮头或虾死亡,检查原因并进行处理;同时,每隔一两周需捞起虾查看生长速度和养殖密度;虾苗饲养2~3个月后,对成长至50~70克的成虾进行捕捞。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稻田养虾中龙虾生存率低、龙虾个头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龙虾养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增肥稻田虾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小龙虾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是目前虾类养殖的主要品种。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小龙虾天然资源急剧减少,价格逐步走高,因此通过人工科学养殖来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生态养殖,比如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这种混养的方式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人工营造的生态系统,使小龙虾与水稻互利共生。在稻田养龙虾有三个优点:一是增产增收;二是龙虾能吃掉田中的野杂草和水生生物,而不吃稻秧,还能消灭包括蚊子在内的危害性幼虫,可起到除草除害作用;三是鱼、虾游动、觅食有助于稻田松土、活水、通气,可增加田水溶氧量,同时通过新陈代谢排出大量粪便,起到了增肥的效果。

但目前稻田养殖方法与模式不当,产出的小龙虾普遍存在个体较小、色泽较差且病害较多,使得小龙虾的成活率与产量均受到影响,且不能保证养殖户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另外,由于目前稻田养殖的小龙虾多喂食人工复配的饲料,产生的小龙虾口感与营养差,达不到天然小龙虾的营养,同时龙虾的虽然不会啃食稻苗,但稻田幼苗稳定性较差,龙虾游动的过程中同样会影响稻苗的生长,从而影响稻苗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肥稻田虾养殖方法,以解决现有稻田养虾中龙虾生存率低、龙虾个头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增肥稻田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稻田建设:在稻田内挖回字形稻沟,且稻沟的宽度为1.5~2m、深度为1.3~1.6m,用水泥将稻田田坎加高加固,采用生石灰等彻底清田后,导入清水,采用0.2~0.3mg/L的高锰酸钾全田均匀泼洒消毒,并在稻沟内部均匀放置增氧设备;

(2)栽种生物:在稻沟内栽种眼子菜、黑藻、金鱼藻和轮叶等沉水性水生植物,在稻沟边缘种植水花生,在水面种植葫芦,保证30%~40%以上的水草覆盖率;同时,每亩田投放放50~100公斤枯枝枯叶;

(3)投放天然有机肥:在投放小龙虾前15~20天,每亩田投放350~400公斤的禽畜类粪便;

(4)虾苗投放:在春季或者夏季,向稻沟内投放虾苗,虾苗的大小为2~4厘米,且虾苗公母比例为1:1,且虾苗的投放密度为3000~4000尾/每亩;

(5)虾苗喂养:放养完成后,需迅速向稻田内均匀播撒虾饲料,且虾饲料的投放重量为60~80kg/亩,然后需每隔1天向稻田内准时投放虾饲料,在虾养殖25~40天后,虾饲料的投放重量为100~120kg/亩,以保证食物的充足;

所述虾饲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富硒小麦粉30~50份,营养粉100~120份,柚皮粉5~10份,海泡石粉3~5份,中草药添加剂1~2份,astaxanthin藻粉3~5份,动物内脏干粉4~10份,酵母3~6份;

(6)水质管理:全天开启加水换水措施,使稻田内的水处于微流动状态,同时,增氧设备需开启;

(7)日常管理:每天巡田,看是否有虾浮头或虾死亡,检查原因并进行处理;同时,每隔一两周需捞起虾查看生长速度和养殖密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硕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硕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8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