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实时网格的网络RTK电离层延迟内插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8136.6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8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滢;陈明剑;李万里;李广云;李俊毅;左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9/07 | 分类号: | G01S19/07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符亚飞 |
地址: | 450052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实时 网格 网络 rtk 电离层 延迟 内插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实时网格的网络RTK电离层延迟内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Delaunay三角网,选择网络最优独立基线,构成参考站网,计算参考站网实时双差电离层延迟;
(2)计算参考站网的双差电离层延迟对应的所有电离层穿刺点的经纬度;
(3)利用所有电离层穿刺点的经纬度确定实时最优网格;
(4)基于所述实时最优网格,利用实时解算的参考站网双差电离层延迟以及电离层穿刺点经纬度信息,建立双差电离层延迟与周围网格点VTEC的函数关系,然后计算网格点的VTEC,即将双差电离层延迟还原到网格点的VTEC;
(5)选择距流动站最近的参考站为主参考站,根据计算得到的流动站与主参考站间双差电离层延迟对应的电离层穿刺点经纬度,建立流动站与主参考站间双差电离层延迟与网格点VTEC的函数关系,然后计算流动站与主参考站间的双差电离层延迟,即重构流动站与主参考站间的双差电离层延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时网格的网络RTK电离层延迟内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参考站网实时双差电离层延迟Δ▽I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λ1为载波φ1的波长,λ2为载波φ2的波长,为载波φ1的双差观测值,为载波φ2的双差观测值,Δ▽N1表示φ1上的双差整周模糊度,Δ▽N2表示φ2上的双差整周模糊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实时网格的网络RTK电离层延迟内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电离层穿刺点的经纬度的计算过程包括:
已知当前历元的卫星s坐标和测站接收机p坐标,则当前历元电离层穿刺点的大地经纬度lIPP和BIPP由下式计算得到:
其中,(lp,Bp)为测站接收机p的经纬度,A为卫星方位角,为测站接收机p与电离层穿刺点的地心张角;
当前时刻地心张角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为地球半径,H为电离层薄层高度,E为卫星高度角;
当前时刻的卫星高度角E和方位角A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Y,Z)为当前历元站心坐标系下的卫星坐标,由下式转换得到:
其中,(ΔX,ΔY,ΔZ)为测站接收机p与卫星s的地心坐标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实时网格的网络RTK电离层延迟内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实时最优网格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所有的电离层穿刺点的经纬度划定网格覆盖范围;
2)按照不同的网格大小,划分出所有实时网格,得到一个网格序列;
3)按照优先级将所有的网格排序,得到实时最优网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81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1S 无线电定向;无线电导航;采用无线电波测距或测速;采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定位或存在检测;采用其他波的类似装置
G01S19-00 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利用这种系统传输的信号确定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01 .传输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38 .利用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传输的信号来确定导航方案
G01S19-39 ..传输带有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NA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40 ...校正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42 ...确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