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潮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5256.0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1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哲;何源;程奇;代少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27/06;C08L3/08;C08L3/02;C08K13/04;C08K7/26;C08K3/04;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张苗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防潮电缆 混合物 防潮 添加剂 聚氯乙烯 分子筛 纳米二氧化锡 纳米二氧化锌 纳米二氧化钛 对苯二甲酸 羟甲基淀粉 超声震荡 电缆线芯 多孔淀粉 防潮性能 天然橡胶 二辛酯 膨润土 石墨烯 硫磺 包覆 硅油 护套 混炼 过滤 浸泡 电缆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潮电缆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1)将分子筛、石墨烯、多孔淀粉和水进行超声震荡,然后干燥以制得混合物;2)将混合物、纳米二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锡进行浸泡,然后过滤以制得防潮添加剂;3)将天然橡胶、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羟甲基淀粉、膨润土、纳米二氧化钛、硅油、硫磺和防潮添加剂混炼,然后包覆于电缆线芯的外部形成护套以制得防潮电缆。该电缆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同时该制备方法具有工序简单和原料易得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潮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导电线心:用高电导率材料(铜或铝)制成。根据敷设使用条件对电缆柔软程度的要求,每根线心可能由单根导线或多根导线绞合而成;护套:用作电缆的绝缘材料应当具有高的绝缘电阻,高的击穿电场强度,低的介质损耗和低的介电常数。密封护套:保护绝缘线心免受机械、水分、潮气、化学物品、光等的损伤。对于易受潮的绝缘,一般采用铅或铝挤压密封护套;保护覆盖层:用以保护密封护套免受机械损伤。
现有的护套虽然能够满足现有的需求,但是现有护套在潮湿的环境中往往发生霉菌现象,进而为电缆的使用寿命带来了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潮电缆及其制备方法,该电缆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同时该制备方法具有工序简单和原料易得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潮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分子筛、石墨烯、多孔淀粉和水进行超声震荡,然后干燥以制得混合物;
2)将混合物、纳米二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锡进行浸泡,然后过滤以制得防潮添加剂;
3)将天然橡胶、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羟甲基淀粉、膨润土、纳米二氧化钛、硅油、硫磺和防潮添加剂混炼,然后包覆于电缆线芯的外部形成护套以制得防潮电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潮电缆,该防潮电缆通过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首先将石墨烯通过超声震荡嵌合于分子筛中,同时多孔淀粉于石墨烯的表面进行包覆,然后通过浸泡的方式将纳米二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锡进置于多孔淀粉与分子筛之间;在寒冷的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锡、石墨烯均能够有效地发挥防潮抗菌的作用,进而使得电缆护套具有防潮的效果。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潮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分子筛、石墨烯、多孔淀粉和水进行超声震荡,然后干燥以制得混合物;
2)将混合物、纳米二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锡进行浸泡,然后过滤以制得防潮添加剂;
3)将天然橡胶、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羟甲基淀粉、膨润土、纳米二氧化钛、硅油、硫磺和防潮添加剂混炼,然后包覆于电缆线芯的外部形成护套以制得防潮电缆。
在本发明的步骤1)中,各物料的用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电缆的防潮灭菌性能,优选地,在步骤1)中,分子筛、石墨烯、多孔淀粉和水的重量比为50:10-15:18-22:150-250。
在本发明的步骤1)中,超声震荡的条件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电缆的防潮灭菌性能,优选地,在步骤1)中,超声震荡满足以下条件:超声频率为25-30KHz,震荡时间为40-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5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