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水管网实时漏损分析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2647.7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3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琛;廖光伟;李立青;徐建俊;武治国;张春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G06F17/50;G06Q50/06;G06Q1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赵爱蓉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水管网 仿真模型 流量测定 存储介质 流量模拟 目标节点 匹配 超声波流量计 用户用水量 管理 管道参数 模拟数据 入口节点 实测数据 实时监测 分析 检测 准确率 管网 判定 监控 失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水管网实时漏损分析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待管理供水管网的用户用水量、入口节点压力及管道参数,建立所述待管理供水管网的仿真模型,获取所述待管理供水管网各节点的流量测定值,将所述节点的流量测定值与仿真模型的流量模拟值进行匹配,将所述流量测定值与流量模拟值匹配失败的节点作为目标节点,判定所述目标节点的下游供水管网存在漏损情况,通过在待管理供水管网中大量安装超声波流量计,降低了管网监控的成本,且通过对供水管网流量的实时监测,将仿真模型得到的模拟数据与供水管网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供水管网漏损情况的漏损分析方法,提高了漏损检测的准确率,缩短了检测的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水管网实时漏损分析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地下供水管道经常会出现管道老化或地面下沉造成管道折裂而发生漏水,目前供水管道末端除了通过人工抄表分析是否有地下漏水外,对供水管网主动检漏有方法较多,如夜间流量法、负压波法、区域装表法、相关检漏法等,大多是通过对供水管网运行时的压力及流量历史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得到的,但从供水管网发生漏水到检测到漏点,均存在周期较长、误报率较高、无法预测漏水点及无法实现实时监控等缺点。
现阶段,在供水管网流量监测的过程中,从挖坑、破管,再进行水表的安装,所有的设备及劳务费用为2-3万元,破管的过程也会影响到居民正常用水使用,且市政用水一般不允许破管,另外,市政管道多埋于地下,安装时需要挖路,工程量巨大,这也是现阶段漏损分析实现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水管网实时漏损分析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供水管网漏损分析过程中,检测周期长、成本高以及不能进行实时监控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供水管网实时漏损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待管理供水管网的用户用水量、入口节点压力及管道参数,建立所述待管理供水管网的仿真模型;
获取所述待管理供水管网各节点的流量测定值;
将所述节点的流量测定值与仿真模型的流量模拟值进行匹配;
将所述流量测定值与流量模拟值匹配失败的节点作为目标节点,判定所述目标节点的下游供水管网存在漏损情况。
优选地,所述基于待管理供水管网的用户用水量、入口节点压力及管道参数,建立所述待管理供水管网的仿真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待管理供水管网的压力分布及用户用水量情况,对所述待管理供水管网进行管网分区;
基于在划分好的管网区域内安装的超声波流量计,获得所述待管理供水管网各节点的流量测定值;
根据所述流量测定值、入口节点压力及所述待管理供水管网的管道参数,建立所述待管理供水管网的仿真模型。
优选地,所述基于在划分好的管网区域内安装的超声波流量计,获得所述待管理供水管网各节点的流量测定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获得的所述流量测定值,对所述待管理供水管网的漏水管段进行排查;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流量测定值、入口节点压力及所述待管理供水管网的管道参数,建立所述待管理供水管网的仿真模型,具体包括:
排查漏水管段之后,根据所述流量测定值、入口节点压力及管道参数,建立所述待管理供水管网的仿真模型。
优选地,所述排查漏水管段之后,根据所述流量测定值、入口节点压力及管道参数,建立所述待管理供水管网的仿真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改变所述待管理供水管网的运行状态,获取所述待管理供水管网中各节点的流量测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2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供水管网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保温管道泄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