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表的需量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1061.9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9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应必金;应碧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1R22/1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03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表 计算方法 | ||
1.一种智能电表的需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检测智能电表是否有时钟校准或需量周期改变的情况,若有时钟校准情况发生,则转至步骤(2),若有需量周期变化时,则转至步骤(4);若没有时钟校准和需量周期变化则转至步骤(6),并继续检测;
步骤(2)、采集时钟校准前的时间t1和校准后的时间t2;
步骤(3)、将校准后的时间t2之前的用于计算这个需量周期T内的电量数据清零,计算校准后的时间t2到校准后的时间t2所处的需量周期结束时间之间的电量数据,并计算校准后的时间t2所处的需量周期内的需量,并转至步骤(6);
步骤(4)、采集需量周期改变的时间点t3以及需量周期改变后的周期T′;
步骤(5)、将需量周期改变的时间点t3之前采集的电量数据清零,并且计算需量周期改变的时间t3至需量周期改变后的周期T′的结束时间之间的电量数据,并计算需量周期改变后的周期T′内的需量,并转入步骤(6);
步骤(6)、使用需量计算方法计算智能电表未发生更改情况的需量周期内的需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表的需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判断时钟校准前的时间t1和校准后的时间t2是否处于一个需量周期T内,若处于一个需量周期T内时,则转至步骤(3-2),若处于不同的需量周期T内,则转至步骤(3-3);
步骤(3-2)、计算时钟校准后的时间t2至需量周期T内的电量数据,计算需量周期T内的需量;
步骤(3-3)、计算校准后的时间t2到校准后的时间t2所处的周期结束时间之间的电量数据,并计算校准后的时间t2所处的需量周期内的需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表的需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量周期T的取值范围为0T≤15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电表的需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量周期T=1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表的需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需量计算方法为区间式需量计算方法或滑差式需量计算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电表的需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滑差式计算需量方法的滑差周期为T1,第二需量周期为T2,其中T2=T1*N,N为滑差个数,N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电表的需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滑差个数N=1 时则选择区间式需量计算方法,当滑差个数N大于1时则选择滑差式需量计算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电表的需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差周期T1=1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电表的需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需量周期T2的取值范围为0T2≤15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电表的需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滑差式计算需量方法计算时则步骤(6)中的需量周期更改包括滑差个数和/或滑差周期的更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10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