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2-二甲胺基苯基)(苯基)膦]-N,N-二甲苯胺碘化亚铜配合物及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8718.0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6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柳利;陈布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6596 | 分类号: | C07F9/6596;C09K11/06;H01L51/54;H01L5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甲胺基 苯基 二甲 苯胺 碘化 配合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2‑[(2‑二甲胺基苯基)(苯基)膦]‑N,N‑二甲苯胺碘化亚铜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将2‑溴苯胺与碘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N,N‑二甲基‑2‑溴苯胺,然后将所述N,N‑二甲基‑2‑溴苯胺与正丁基锂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反应生成芳基锂;将所述的芳基锂继续与二氯代苯基膦反应生成配体2‑[(2‑二甲胺基苯基)(苯基)膦]‑N,N‑二甲苯胺(ppda),最后,将所述ppda与碘化亚铜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反应,得到所述目标产物。利用本发明方法合成目标产物产率高,达72%,且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另外,本发明的目标产物具有双发射特性,可作为发光材料组装OLED,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2-[(2-二甲胺基苯基)(苯基)膦]-N,N-二甲苯胺碘化亚铜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相较于单核和双核亚铜配合物,多核的亚铜簇合物往往具有热致变色发光(Luminescence thermochromism)和双发射(Dual emission)的特性。在亚铜配合物中,发光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分为局部激发(Local excitation,LE),电荷转移(Chargetransfer,CT)跃迁和簇中心(Cluster centered,CC)发光。Xu及其合作者报道了一种含有氧杂芴双膦配体的四核碘化亚铜簇合物,其铜碘簇具有类似立方烷的结构,且其电致发光包含了蓝色的TADF和橙红色的簇合物发光的综合特性,呈白光发射。Perruchas等报道了一种含有亚丙基双膦的六核碘化亚铜簇合物,这种簇合物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发射光谱在413和673nm处两个发射峰的强度都有增强,显示出了热致变色(Thermochromicluminescence)发光的特性。
最近,Zhang等报道了一系列含有三齿膦配体的单核卤化亚铜配合物,其有较强的绿光发射,量子产率最高达83%,由其构造的OLED的最大EQE达16.3%。这种单核卤化亚铜配合物具有典型的TADF现象,77K时磷光强度占总发光强度近100%,而常温时TADF强度占总发光强度约60%。Yersin等报道了一系列含有二甲胺基的三苯基膦衍生物的双核卤化亚铜配合物,有较强的蓝绿光发射,其最大光致发光量子效率达65%。
三齿配体的中性铜(I)配合物及其簇合物在OLED中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而相关的报道很少。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2-[(2-二甲胺基苯基)(苯基)膦]-N,N-二甲苯胺碘化亚铜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的配合物为六核碘化亚铜簇合物,由苯基双氮单膦三齿配体与碘化亚铜反应生成。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2-二甲胺基苯基)(苯基)膦]-N,N-二甲苯胺碘化亚铜配合物,其实验式为:C44H50Cu6I6N4P2,分子量为1839.46,所述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所述配合物分子结构式如下式一所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所述的2-[(2-二甲胺基苯基)(苯基)膦]-N,N-二甲苯胺碘化亚铜配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2-溴苯胺与碘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N,N-二甲基-2-溴苯胺,然后将所述N,N-二甲基-2-溴苯胺与正丁基锂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反应生成芳基锂;将所述的芳基锂继续与二氯代苯基膦反应生成配体2-[(2-二甲胺基苯基)(苯基)膦]-N,N-二甲苯胺(ppda),最后,将所述ppda与碘化亚铜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反应,得到所述的2-[(2-二甲胺基苯基)(苯基)膦]-N,N-二甲苯胺碘化亚铜配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87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喜树碱结构的磷脂类似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一种硫醇锑的绿色合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