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互联网通过终端用户评价反馈的食品风味自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5145.6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5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易小艺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风味 远端 风味食品 产品特征信息 产品信息 智能通讯 终端用户 自检测 互联网 食品科学技术 终端设备识别 市场竞争力 反馈 产品风味 程序步骤 风味评价 内容返回 消费食品 信息比对 终端设备 传递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食品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通过终端用户评价反馈的食品风味自检测方法及应用,包括设定需要的风味评价项目、内容,并与产品信息一起提交至远端程序步骤、用户通过智能通讯终端设备识别风味食品产品特征信息的步骤、智能通讯终端设备将产品特征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至远端程序的步骤、远端程序通过信息比对到该风味食品产品信息后,远端程序将风味食品产品风味待评价内容返回给用户的步骤、用户对食品风味进行评价和提交的步骤等。改变现行食品风味的评价方式和方法,让用户能快速实现对所消费食品风味进行评价,能方便和快速的得到大量评价结果,实现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效益、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通过终端用户评价反馈的食品风味自检测方法,也适用于可进行风味评价的工业化所生产的食品(含酒精饮料、非酒精饮料)。
背景技术
风味食品,典型如酒精饮料,除其含有一定量的乙醇外,其包含的各种风味物质共同组成的产品风味特征,是吸引用户的根本之一。不同的用户对于同一类型酒精饮料的偏好是非常显著的,甚至不同地区地域用户的群体偏好也不尽相同。
我国1979开始了国家品酒委员的考核,主要侧重在对白酒香型的敏感性、准确性、精确性和重复一致性上,也侧面反映了品酒员的自身身体条件(味觉、嗅觉的敏感性)要求高,普通大众难以胜任。专业品酒队伍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白酒产业的标准化生产,现今已形成了12种典型性香型:清香、浓香、酱香、米香、凤香、兼香、药香、特型、豉香、芝麻香、老白干香型及馥郁香型。
各类酒精饮料生产厂家为了吸引特定群体消费者,都在以自己的独特风味为抓手,让消费者能有较高的辨识度。为此,都有自己的品酒专家团队,以确保产品品质的如一性。
但如白酒风味的评价方法,是一种极其专业的方法,目前生产者对于产品风味的控制仅能根据品酒师这类评价专家的意见确定。这一方法过程繁琐,专业品评人员需要长期训练才能胜任。而消费者才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但因专家评价方法不利于普通消费者所掌握,无法实现消费者的意见统一和反馈。
从而白酒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目前大多是跟着感觉走,什么口味专家觉得好,就多生产;或什么地方要求多就多发货,什么地方销售不好就少发货,能否销售好的原因全在经销商,从而造成销售好就是产品好,销售不好是经销商不努力,背后的分析无非是价位竞争力、品牌竞争力的问题。产品究竟如何?产品是否被消费者认可?消费者是否对产品或者品牌有忠诚度?产品好,好在哪里?差,差在什么地方?等等,这一切都无法进行判断,无法生产出消费者喜爱的产品,经济效益无法提高。对于多生产出的消费者不喜爱的酒,会造成多产过剩的生产浪费,成本高,产品积压,只能以打折手段亏损销售,形成损失。
而且,单个消费者的评价是个性化的甚至不可靠的,甚至单一品酒师的结论都是不可靠的,都是带有主观性的,所以结果也就不具备客观性。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扫码等技术应用,极大的方便终端用户与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信息互动。但,目前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产品的验真(特别对于高价值产品而言)、溯源较多,对于基于终端用户的风味评价尚未有开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通过终端用户(下简称用户)评价反馈的食品风味自检测方法及应用,简化现行食品风味的评价方式和方法,让用户能快速实现对所消费食品风味的评价,并能方便和快速的得到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比较,风味食品生产者(下简称生产者)能快速及时地获得大量的评价数据反馈,能得到不同群体的风味喜好特征,有针对性的对产品风味进行调整,让产品能满足用户群体的实际需求和喜爱的产品,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效益,减少资源浪费。
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本发明中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通过终端用户评价反馈的食品风味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生产者依据其产品特征设定需要的风味评价项目、内容,并与产品信息一起提交至远端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理工学院,未经四川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5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