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互联网通过终端用户评价反馈的食品风味自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5145.6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5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易小艺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风味 远端 风味食品 产品特征信息 产品信息 智能通讯 终端用户 自检测 互联网 食品科学技术 终端设备识别 市场竞争力 反馈 产品风味 程序步骤 风味评价 内容返回 消费食品 信息比对 终端设备 传递 应用 | ||
1.基于互联网通过终端用户评价反馈的食品风味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风味食品生产者依据其产品特征设定需要的风味评价项目、内容,并与产品信息一起提交至远端程序;
步骤2,用户通过智能通讯终端设备识别风味食品产品特征信息的步骤;
步骤3,智能通讯终端设备将产品特征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至远端程序的步骤;
步骤4,远端程序通过信息比对到该风味食品产品信息后,远端程序将风味食品产品风味待评价内容返回给用户的步骤;
步骤5,用户对食品风味进行评价和提交的步骤;
步骤6,远端程序记录风味评价信息的步骤;
步骤7,远端程序将风味评价结果返回给用户的步骤;
步骤8,远端程序将用户的风味评价结果返回给风味食品生产者,生产者对其产品风味进行调整的步骤;
步骤9,上述步骤1-8再循环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通过终端用户评价反馈的食品风味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满足以下任意一项时,为风味食品生产者设定风味评价项目:
风味食品生产者依据其产品特征设定需要的气味、口味、口感评价大类,并对大类进行细化或不细化为评价项目;
风味食品生产者依据其产品特征设定需要的色泽、气味、口味、口感评价大类,并对大类进行细化或不细化为评价项目;
风味食品生产者依据其产品特征设定需要的色泽、气味、口味、口感、综合评价大类,并对大类进行细化或不细化为评价项目;
和/或所述步骤1中,风味食品生产者将具体评价项目的评价选择内容设置为差异化的内容,为风味食品生产者设定风味评价内容:差异化的内容体现为所对应评价项目的连续变化特征,并应相应的数值;
和/或所述步骤1中,以13位商品编码数字、10位含生产日期的批次信息、8位流水号信息组合成的31位信息,经MD5加密成32位字符串后,结合跳转访问地址一起生成带仿冒效果的与单个商品一对一的二维码。
3.和/或所述步骤1中,满足以下任意一项时,为风味食品生产者设定风味评价项及内容并提交至远端程序:
风味食品生产者将设定的风味评价项及内容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提交至远端程序;
风味食品生产者将设定的风味评价项及内容通过纸质文件的方式提交至远端程序控制者;
风味食品生产者将设定的风味评价项及内容通过其它方式让远端程序进行记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通过终端用户评价反馈的食品风味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满足以下任意一项时,为用户智能通讯终端设备识别得到食品产品特征信息:
智能通讯终端设备获取得到风味食品产品的商品条码;
智能通讯终端设备获取得到风味食品产品的商品二维码;
智能通讯终端设备获取得到风味食品产品唯一身份信息;
智能通讯终端设备获取得到风味食品产品单个商品的唯一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通过终端用户评价反馈的食品风味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满足以下任意一项时,为智能通讯终端设备将产品特征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至远端程序:
特征信息不是在远端程序上直接输入;
智能通讯终端设备将特征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至远端程序;
智能通讯终端设备将特征信息通过其他能及时互联互通的方式传递至远端程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通过终端用户评价反馈的食品风味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满足以下任意一项时,为远端程序通过信息比对到该风味食品产品信息:
远端程序通过得到的信息比对到该风味食品产品信息;
远端程序通过得到的信息比对到该风味食品产品的具体某一批次商品信息;
远端程序通过得到的信息比对到该风味食品产品的具体某一批次的单个商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理工学院,未经四川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51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