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可变的青光眼微型分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3910.0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3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芳;徐小雨;陶秀梅;陈鹏;尚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张黎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可变 青光眼 微型 分流 装置 | ||
1.一种结构可变的青光眼微型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装置为一种由形状记忆材料制成的长形构件,其内部为空心管状,包括头端、体部和尾部三部分;所述的头端设置第一主流通口,其为外扩式开口管状结构,头端端口外径0.5~0.7mm,作为房水的流入口;所述的体部包括固定件、分支流及第二主流通口;
所述头端端口内径大于体部管径;所述体部具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成对存在,至少在头端口下方存在1对;在头端口下方1~2mm处存在1对,所述固定件的对数为1对或多对,沿分流装置的管中心轴对称分布于管外壁上;
所述的体部还具有分支流,所述的分支流与分流装置的空心管内部通路相通,沿分流装置的体部圆周分布且不连续,位置接近管尾部,沿分流装置的管中心轴两侧呈偶数排列,促进分流;
所述的固定件结构为可变结构,植入前闭合于构件体部管壁内,植入后为扩张态,即沿管轴身逐渐展开,最大展开区域不超过端口外径,植入后分流装置长度为6~7mm;
所述的尾部为延伸通路;
所述尾部是所述第二主流通口的延伸;
所述延伸通路的形状为在管件尾部设计一个或多个凹槽,或者,所述延伸通路的形状为第二主流通口的外延突出端口;
所述延伸通路为铲式凹槽斜口设计,凹槽中心线与体部中心线的延伸线具有一定角度,角度范围20~60度,该结构的植入位点低于第一主流通道和第二主流通道;所述分流装置进行表面处理;所述表面处理方式包括表面涂敷PEG、电化学抛光处理、采用等离子表面CF4+O2进行等离子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光眼微型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部包括位于分流装置末端的第二主流通口,第二主流通口内径应小于第一主流通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光眼微型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部为不规则尾部,所述的不规则尾部为一个或多个凹槽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光眼微型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部的长度不应大于主体构件长度的1/6,是由第二主流通口向外延伸突出的钝性端口;所述的尾部是边缘经倒角或倒圆角处理的外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光眼微型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装置的主体材料为符合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或上述材料的复合材料;所述高分子材料为热感性型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所述金属材料为热感性型形状记忆合金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光眼微型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材料为符合生物相容性的形状记忆合金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39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科润滑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视安全泪道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