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置体内体外预应力束的节段预制T梁桥构造与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2855.3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2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雷海鹏;刘钊;卓为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00 | 分类号: | E01D2/00;E01D21/00;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外预应力束 节段预制 体内 桥位 预制 工厂化 湿接缝 梁端 拼装 现浇 张拉 梁中间节 陆地运输 拼装连接 桥跨结构 体外混合 预应力束 预制拼装 整体预制 中间节段 综合性能 纵向分割 横隔板 锚固块 设置体 简支 节段 配置 桥跨 施工 吊装 运输 检修 桥梁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置体内体外预应力束的节段预制T梁桥构造与施工方法,将T梁桥沿桥跨纵向分割成3~5个节段,采用工厂化预制,运输至桥位附近,通过体内、体外混合配束的方式完成拼装连接。节段预制拼装简支T形梁包括:中间节段、梁端预制段、体内预应力束、体外预应力束、现浇湿接缝、横隔板、体外预应力束转向和锚固块;所述T梁中间节段、梁端预制段采用工厂化制作,运输至桥位后,通过现浇湿接缝连成整体,张拉所述的体内和体外预应力束,完成桥跨结构的拼装。本发明的T梁预制拼装技术,适用于没有整体预制条件的桥位,节段预制便于陆地运输,吊装便捷;设置体外预应力便于后期补张拉和检修,使桥梁的综合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制拼装桥梁的构造和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配置体内体外预应力束的节段预制T梁桥构造与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截面梁桥(简称T梁桥),是我国中小跨径混凝土桥梁中的常见桥型,具有截面刚度大和经济性好等优点。但在实际工程中,一些桥位不具备工地预制条件,若在异地整孔预制,陆地运输往往成为制约条件。
为此,本专利提出将传统的整体预制T梁,先进行异地的化整为零预制,再通过现场的预应力连接,最后实现桥跨结构的集零为整拼装。节段预制T梁桥方便运输,同时,体外预应力束具有易检查和易更换的特点,扩大了T梁桥的适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置体内体外预应力束的节段预制T梁桥构造,采用工厂化预制为公路桥梁快速施工提供实施条件,其构造形式可提高T形梁的陆地运输效率,也可实现后期运营阶段体外预应力束的可检修性,并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干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置体内体外预应力束的节段预制T梁桥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配置体内体外预应力束的节段预制T梁桥构造,包括T梁的预制节段、现浇湿接缝、体内预应力束、体外预应力束、横隔板、体外预应力束转向块和锚固块;
所述T梁的预制节段采用工厂化制作,分为中间节段(含转向块)和梁端预制段(含锚固块),中间节段可以分多节进行预制,现场采用现浇湿接缝形成全跨结构。T梁各节段的长度取模数制,便于标准化预制;体外束锚固于梁端腹板加宽截面,并在跨内设置2道转向横隔板;
在湿接缝浇筑完成后,张拉所述体内预应力束和体外预应力束;所述体内预应力束从腹板内部的孔道穿过,并锚固在梁端;体外预应力束从中间转向隔板中的转向器内穿过,并锚固在梁端;
所述转向块设在靠近桥跨1/4~1/3的位置处,用于实现体外预应力束转向;
所述锚固块设在简支梁端部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节段预制拼装T梁桥的跨径宜为25m~60m。
作为优选,所述节段预制拼装T梁的宽度为1.5m~2m。
作为优选,梁端预制段长度取5m~15m,T梁的标准节段长度可选10m、15m、20m、25m或30m。
作为优选,所述节段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选用C50以上,所述节段间的湿接缝混凝土宜为C60以上或UHPC。
作为优选,所述体内预应力束选用标准型钢铰线,体外预应力束选用无粘结钢绞线,转向器和锚具均采用满足相应技术要求得规格产品。
上述配置体内体外预应力束的节段预制T梁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工厂化预制T梁节段,制作时应预留临时吊点和预埋件;
2)节段预制时,必须按设计要求预埋转向器和预埋套管;
3)T梁混凝土节段保温保湿养护时间7天~14天,在预制厂放置时间不少于3个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28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